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汉家功业一官笙 > 第一百一十五章 每逢大事(第5页)

第一百一十五章 每逢大事(第5页)

益州牧则为刘焉,州牧制度的始作俑者。

“二位卿家赞同就行,具体的,朕会让民曹去办。”

刘辩看着两人,道:“朕有意调益州刘卿家入京,二位怎么看?”

杨彪,王允都是认识刘焉的,却下意识的对视一眼,转瞬又分开。

王允率先抬手,道:“陛下,臣建议,可以私信试探。”

刘辩目光微动,道:“卿家的意思是?”

王允躬身,脸色不变,道:“臣担心刘使君过于忙碌。”

刘辩眉头动了动,心里若有会意,看向杨彪。

杨彪躬身,言简意赅的道:“臣也有此担忧。”

刘辩审视着两人的表情,轻轻点头。

‘看来,他们也都知道刘焉有不臣之心。’

刘辩面无表情,这益州在西北,有险关阻碍,本地人杰地灵,土地肥沃,是一处安身立命的好地方。

刘焉选择去益州,本身就存了某种心思。

对于刘焉,刘辩心里另有想法,道:“二位卿家以为,何人为冀州牧?”

青州的黄巾军势力太大,军情如火,朱儁应接不暇,几次上书,请辞兼领的冀州牧。

王允立即就道:“臣举荐泰山太守应劭。”

刘辩心头一动,目露异色的看着王允,这个人,偷进他书房了?

旋即,他瞥了眼杨彪,微笑着道:“丞相的意思?”

杨彪根本不想掺和政事,在没摸清楚刘辩的心思情况下,道:“臣聆听圣训。”

刘辩点点头,道:“好。那就定为应劭,明日下旨,命他即刻启程前往冀州到任,朕会派吏曹尚书前去宣旨。”

王允没想到刘辩这样就同意了,心中是又惊又喜,连忙道:“臣领旨。”

刘辩按着桌子站起来,笑着道:“就这样,诸位卿家去忙吧。”

两人刚要抬手应声,刘辩又道:“关于扩建禁军、羽林军一事,朕也准了,这件事,交由大司马府去办。”

杨彪,王允哪里会想到,刘辩居然会打算将禁军扩大到十万人的规模,没有异议的抬手道:“臣等领旨。”

等他们一走,刘辩拿过荀攸的奏本,看着看着,脸上不自觉的浮现笑容。

这道奏本令他十分欣慰,因为补缺的名单很长,不止是朝廷里的空缺基本补齐,各州郡也有的是人才,不像前两月那样捉襟见肘。

“好起来了!”

刘辩猛的拍桌子,大笑道。

自从他大胜匈奴,斩杀匈奴单于的消息传回来,洛阳城已然沸腾,不知道多少畏观的人开始出仕。

刘辩踌躇满志了一会儿,自语道:“人是有了,就差钱了。”

他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两个字:搞钱。

裁减冗官是为了节流,而盐政,是开源!

另一边,杨彪,王允在尚书台传达了刘辩的旨意。

李儒等人是一怔,王允这么容易就改变主意了?

倒是荀攸明白的很,也唯有宫里的陛下能够制得住倔强刚愎的王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