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臣们迎着刘辩的劈头盖脸的责骂,哪敢开口,只能齐齐抬手,默默承受。
他们料到会有一些波澜,却是没想到会这么大!
刘辩见他们不说话,顿时更加生气,一拍桌子,怒声道:“说话!现在怎么办!?”
荀彧抬着手,稍稍沉思,道:“陛下,开弓没有回头箭,臣请继续查办。”
刘辩看着荀彧,怒极而笑了,道:“好好好,开弓没有回头箭,他们现在已经开始指摘父皇、太皇太后了?你说,怎么继续查办?父皇驾崩多年了,祖母还在世,朕带着你们去陈留王府,将祖母抓到廷尉府审讯吗!?”
荀彧神情不动,一时也无法开口。
先皇以及董太后是什么样的人,在场的是心知肚明,甚至是大汉朝都众所周知。
只是他们都没有想到,某些人太过大胆,居然将他们扯了进来。
这时,何太后已经来到近前,听着里面刘辩的怒吼声,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她带着怒气而来,但听着儿子也在发怒,疑惑了一下,伸手招过门旁的徐衍。
徐衍小碎步进来,抬手见礼道:“小人见过太后娘娘。”
何太后瞥了眼不远处的门缝,低声道:“我问你,陛下为什么发怒?”
在何太后的印象里,他的宝贝儿子向来温润如玉,极少发怒,城府深的可怕。
徐衍犹豫了一下,上前低声轻语了一阵。
何太后面露惊疑,道:“外臣,外臣敢这么干?”
徐衍退后,轻轻点头。
何太后双眉皱起,犹豫着还要不要进去。
她本身不是为了什么国政来的,就是为了她二哥何苗,但这种情形,就不适合她进去了。
左思右想,何太后还是打算晚上再说,与徐衍道:“本宫就不进去了,让陛下晚上到长乐宫用膳。”
“是。”徐衍应道。
何太后又听了几句,带着人离开了崇德殿。
而殿内,面对刘辩的怒喝,朝臣们相互对视一眼,开始陆续发言。
钟繇道:“陛下,臣以为,朝廷决不能退让,有一必有二,此例一开,后患无穷。”
刘辩只是冷眼看着他,并没有说话。
荀攸闭口不言,恭谨的立着。
刘辩目光在他脸上盘旋一阵,转向三法司的主官,田丰,戏志才,许攸。
许攸小心观察着刘辩的神色,忽然有了主意,抬起手,大声道:“陛下,臣以为,可以抓大放小,将罪责严重的严惩,其余则小惩大诫。”
刘辩哼了一声,懒得理会。
许攸悻悻收回手。
戏志才作思索状,无声无息。
刘辩强压怒意,双眼冷漠的盯向了田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