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丰倒是不为所动,道:“曹公放心,下官与曹公的承诺,仍旧作数。”
曹嵩目光骤警,道:“到了这种时候了,元皓还是不肯与老夫明说。”
“还不到时候。”
田丰望着曹操偏院的灯火渐熄,道:“曹公,不去看看曹司马?”
曹嵩见田丰不肯说,无奈的摇头,道:“明天吧。”
田丰没有说话,望向皇宫方向。
这一夜,真的不太平,却又好安静。
第二天一早,朱雀门口大开,早就等着的官员们依次进入。
除了尚书台的几位,御史台的刘协、戏志才,廷尉府的王朗,还有六曹的尚书,以及曹嵩,田丰。
尚书台的会议,召开的很迅速,因为有昨夜的铺垫,几份任命很顺利的被通过。
御史台、吏曹整理文书,上报宫里。
只要宫里盖印送回来,王朗,戏志才,田丰的任命就会得到批准,关于廷尉府,吏曹,御史台主官的换人就算完成了。
解决了这些事,尚书台趁机将青州、徐州的主官,也就是崔钧、司马防的事情给通过。
而后便审议‘治河’一事,最终决定,暂且不动,待等汛期过去,再做全面查办。
……
不久后,崇德殿,后殿。
刘辩案桌上,堆着一堆最新的奏本。
荀攸请罪的。
曹操请罪的。
吴景请罪的。
陈宫请罪的。
刘繇请罪的。
刘岱请罪的。
应劭请罪的。
司马防请罪的。
还有就是御史台刚刚的会议通过的任命文书以及会议记录。
刘辩坐在椅子上,身前站着刘愈,小家伙瞪大眼睛,看着他老爹一本一本的翻阅奏本。
见刘辩什么都没说,回过神扬着小脑袋看了一眼,见他面无表情,又转过头,看向不远处坐着的王叔刘协。
“好嘛,”
好半晌,刘辩笑着将手里的会议记录扔到桌上,道:“关于‘曹操屠三城’一事,是只字不提。这是将这大麻烦留给朕?对与错,都是朕的锅。”
刘协眼神微变,连忙道:“回陛下,关于曹司马一事,御史台已经查的差不多,是一些不臣之徒,纠合在一起,欲谋害曹司马,曹司马这次率兵清剿,并无过错。”
刘辩打量着他,道:“这是你查到的?还是有什么让你来做说客?”
刘协摸不透刘辩的心思,恭恭敬敬的站着,谨慎的措辞道:“回陛下,是御史台查到的,并无人指使臣弟。臣弟,也是秉公而为,并无私心。”
刘辩伸手拿起茶杯,轻轻喝了口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