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让自己出面,那就去瞧瞧又如何!
……
丹芒县南。
杨新玖立在山坡上,不住声地叹息,似乎忧心忡忡。
不远处,聚集了数百名的丹芒县百姓,拿着锄头铁锹等各种的农具。
他们身上沾满了土垢,面黄肌瘦的。
看上去跟那些流民也好不到哪儿去。
老百姓们愤愤然,不时看向对面一眼,神情更是恼怒!
附近则是一大群的流民们,他们也带有锄头铁锹等农具,多半都是茫然,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
杨新玖将情形看在眼里,眸中闪过一抹晦涩的光芒。
良久,他才抬手示意面前的百姓们安静,缓缓地开了口。
“大家稍安勿躁。
本官自担任了丹芒县令,虽说时日不长,但已了解到县中老百姓的困苦,你们无不是在艰难的度日,每天吃不饱饭,看不到什么希望!”
“故而,本官开设粥棚,减免税赋,让本县的百姓开荒,得以多一些收成。
这本是有利于本县的大好事,只是……”
“只是,大殿下也从京城前来,专为了治理流民。”
说到这儿,他又是长长的一声叹息,似乎满肚子的无可奈何,排解不能。
听见杨新玖的话,周围百姓的神情都变得复杂。
百姓们自然明白杨县令话里的意思,大殿下治理流民,原本也是好事。
可丹芒县中的百姓,谁来管他们的死活?
那些外地流民,种起了丹芒县的土地,等于是鸠占鹊巢,他们有了条生路,但丹芒县的百姓难道就只能眼看着等死?
杨新玖满脸的痛心,竟然对着众百姓躬身一拜。
“本官一心想为县中百姓谋福利,可惜有心无力啊。
就连本官,也违背大殿下的命令不得!
总之,是本官无颜面对丹芒县的乡亲父老!”
见到此情此景,众百姓们无不是动容,眼中充满了感激之色。
杨县令乃是全县百姓的父母官,竟然在这儿亲自向他们一拜,并且公然道歉,这是能想象得到了么?!
放在以往,那个吴县令在位时,对县里的老百姓根本是不闻不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