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琳在课堂上灵机一动的想法便是她想要写小说。
这个时期网文盛行,网文的参差不齐,当然这个时期也出现了许多质量的网文,他们惊艳了一代人,成为了一个时期的标志。
夏琳还知道,这个时期的网络小说只要写的好,受读者喜欢,很容易圈粉,也很容易挣钱。
虽然她现在买过房子之后手中还有几百万,但她觉得这些钱还是会让她手头拮据。
她想买好车,她想买带院子的别墅,她还想过上家里有保姆、出行有司机的生活等等等等,这样的生活她上辈子通过嫁人实现了,可这辈子重生归来她已经决定绝不嫁豪门,所以她只有通过自已的努力来达成这些。
小说夏琳上辈子没有写过,不过凭她的文学功底,还有上辈子嫁人后十多年看过那么多的网文积累,她私以为并不难。
第一本小说要写什么,夏琳现在还没有头绪,所以打算先在图书馆看几本书找找灵感。
她上一次有想要写小说的想法,还是在上辈子看过冯唐的《北京三部曲》中的《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还有《万物生长》这两本书后产生的。
之所以会去看那两本书,还是因为在复旦上研究生期间同学给她推荐的。
当时她就对冯唐细腻而深刻的写作手法印象深刻,特别喜欢。
他不仅讲述一个青春故事,更是在探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微妙关系,不仅仅是个人命运的写照更是时代的缩影。
夏琳当时当时就有想法,想着等看完第三部,她也要试着写一部类似的小说。
可是还没有等到她去看第三部,她就认识了闫绍阳,闫邵阳的激情与热烈,她当时的青春悸动,这一切的美好正正验证了冯唐《北京三部曲》中的《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还有《万物生长》所描述故事带给她的意境。
沉浸在那种别人给她创造的美好当中,她忘记了去看第三部,更失去了想要去写小说的心情。
脑子里想着这些,夏琳也在书架上找到了冯唐的《北京,北京》这本书。
三个人各自找好书,坐到书桌前一起安静的看书。
一直看到下午两点钟,余男还有季圆圆两个人两点半有一节选修课要上,先离开了。
夏琳下午也有一节选修课,不过要到五点钟的时候才上。
余男还有季圆圆一起离开,夏琳自已坐在书桌前安静的看书,没过五分钟夏琳对面座位上坐了一个人,不过夏琳没在意,沉浸在书中。
?《北京,北京》?是冯唐“万物生长三部曲”
的第三部,情节与风格都一脉相承。
这部小说讲述了主人公从青春步入成熟的过程,充满了浓重的男性荷尔蒙气息,语言汹涌澎湃、聪明灵动,生动地描绘了主人公在北京的往事?。
《北京,北京》这本书当中的有些话让此时的她特别的有感触。
“你记住,喜欢是暂时的,没用。
钱,学业,前途,才是永远的。”
这段话强调了现实生活中的重要因素,提醒人们不要被短暂的喜欢所迷惑?。
“有知识,就有饭吃;有文化,就有了烦恼。”
这段话反映了知识和文化对个人生活的影响,提醒人们要理性看待知识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