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咬金撇了撇嘴:“小气劲儿。”
楚天青无奈的笑了笑,继续道。
"
其次是食,所有的动物内脏、浓肉汤、海鲜这类就不要吃了,平时吃些精瘦肉,但必须焯水去脂。
另外,豆制品也要少吃,可多吃些冬瓜、黄瓜、樱桃这类利水之物,多多排尿,有助于排除尿酸。
"
说着,楚天青起身从药柜中拿出两盒非布司他交给房遗爱。
“这是降尿酸的药,先吃一阵子看看。”
房遗爱如获珍宝的将药盒收好,房玄龄也是一脸感激的说道。
“多谢楚公子诊治,不然的话,我怕是要听信他人,当作痹症医治了,到时贻误了病情,恐怕会后悔终生。”
听到这话,楚天青张了张嘴,但思索了片刻后,却是没说什么。
他心里清楚,这就是中医的局限性。
虽说有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辨证之法,但有些病症终究需要更精准的诊断手段。
就像在黑夜中摸索,再敏锐的手指也抵不过一盏明灯。
哪怕他自已就是中医学硕士,但一旦有什么不舒服,第一选择仍是现代医院的精密检查。
血常规、尿检、B超。。。这些才是真正能洞悉病源的"
望诊"
。
但。。。。。
中医在某些情况下又确实有奇效,除了针灸推拿这种已经被认可手段,还有很多法子的确救了不少人,这也使得很多走投无路的病人最终会选择中医的原因。
但究其原因,到底是中医的功效,还是病情诊断有误,这点还需研究。
楚天青望着案几上的《黄帝内经》,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纸张的边缘。
时至今日,中医最大的困境,不在于疗效,而在于说不清道不明的机理。
那些被青蒿素治愈的疟疾病患,那些用安宫牛黄丸救回来的中风患者,疗效确实存在。
但为何有效?
如何量化?
怎样确保每一次治疗都能精准复现?
针灸能止痛已是共识,可要解释清楚经络实质,说明白为何刺激足三里能治胃病,却总是陷入"
气"
"
血"
这些玄之又玄的概念里。
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这就是中医最深的困境。
有效,但说不清为何有效。
能治病,但讲不明如何治病。
就像在黑暗中前行,明明知道路在脚下,却看不清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