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响动,他们齐齐钻出营帐,每个人的手臂上都裹着一条白布。
而那些睡得像死猪一样的鞑靼骑兵,在帐篷里稀里糊涂就被明军割断了咽喉。
宰鞑行动进行了一半儿。一个鞑靼人发出了一声杀猪般的哀嚎。这一声哀嚎响彻营地,惊醒了剩余的五百鞑靼人。
他们纷纷抽出弯刀,来到帐外查看。
余有丁此刻手提一柄腰刀,浑身是血。他刚刚亲手杀了两个鞑靼人。
他大喊一声:“弟兄们!杀!”
一千明军立时跟五百鞑靼人发生了血拼!这是一场硬碰硬的战斗。鞑靼人从个头有车轮高时就学习用刀。说是刀法高手并不为过。
明军这边也不是吃素的。他们当中有三百人是险山老兵。以前在辽东靠砍女真人头过日子。
剩余的七百人也都是从京营残兵中挑选出来的。经历过京
城保卫战的战火洗礼。
双方如两股激流,混战在了一起,造成了一个鲜血四溅的死亡漩涡。
余有丁虽为文人,却面无惧色。在祖承训、买买提的保护下带头冲杀。
渐渐的,人数占劣势的鞑靼人落了下风。
就在此时,哈坎苏克高喊道:“奥斯曼土耳其的勇士们!上啊!杀光鞑靼人!明国有重金做酬劳!”
说完,哈坎苏克率领八百奥斯曼人冲入了战阵。”
哈坎苏克一直冲到了余有丁身边。
余有丁问:“你们不是不参与今夜之战嘛?”
哈坎苏克愤愤然的说:“你们动作太弛缓了!给了鞑靼人抵抗的机会。
我可不想让鞑靼人逃出去,让俺答汗知道我跟你们合作!总之,得加钱!加钱!”
有了奥斯曼人的帮助,这场战斗已无任何悬念可言。
半个时辰后,最后一名鞑靼人被一个明军士兵割断了喉管。战斗结束。
哈坎苏克擦拭着自己心爱的亚坎特弯刀,刀口被磕出了一个豁口。他跟余有丁抱怨:“加钱!一定得加钱!”
余有丁道:“好。等到了大明境内,我多给你五万刀乐的银子。”
第二天清晨,众人回到安乐城。
哈坎苏克向土鲁番的官员报告,他们出城东行,遇到了一伙儿沙匪。来接应他们的一千鞑靼人全部被沙匪所杀。
苏丹沙速也不是傻子。知道这里面有猫腻。他怀疑是余有丁带着一千明军干得。
不过,看在黄金、丝绸的份儿上,他懒得追究。更何况余有丁还向他做出了通商的允诺?
余有丁让哈坎苏克等人运送火器返回了货栈,等待他从哈密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