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抗日之铁血河山全文 > 第360部分(第2页)

第360部分(第2页)

“你五哥也是有些生你的气,你呀。我因为生意,整天在外边跑,可你五哥就在重庆,你回来这么多次,你们两个见过几回面?就是大哥也很少能见到你的面。你都快成大禹了,过家门而不入。”

“大哥,你也别帮着他了,这个小子是该有人教训,教训他了。知道的是他军务繁忙,不知道的还以为,他现在成了抗战名将,看不起咱们这些兄弟了。”刘家辉的三哥指着刘家辉,对着刘家鹏也颇为有些生气的道。

听到三哥也这么说,刘家辉挠头道:‘三哥、五哥我真的没有这个意思。我。“刘家辉本来就不是能言善辩之人,听到自己的三哥这么说,不仅有些急了。

看着刘家辉急着解释,刘家辉的三哥笑摆摆手道:“我知道你不是这个意思。好了不说这些了。我们这些兄长不能你好不容易回来一次,就开批判会吧。”说到这里转过头对刘家辉的五哥道:”老五,这里可不是你们立法院开会。小弟也知道错了”

“对了,小弟,我在昆明与二哥闲谈的时候,听二哥说;当初在缅甸会战的时候,他们西南联大有不少学生都跑到要求缅甸参战;还磨他给写了推荐信。又让你给押回来了?”说到这里转过头来对刘家辉道。

刘家辉点头道:“是;我亲自下的命令。其中有几个人拿着二哥写给我的亲笔信;我没有同意他们参战;把他们强行送了回去。这一点我可能伤到二哥了。但是三哥你知道;中国现在最不缺的就是拿枪的人。我们不能一直就这么打下去;还要建设。”

“这些学生是这个国家未来建设和发展的希望,他们的用武之地不在战场;我想二哥恐怕也是这个意思;他也是被那几个学生磨的没有办法了;才会写那封信的。但是这个口子不能开。他们都是国家急需的人才;不应该浪费到战场上。他们的手应该去拿笔和尺子;而不是枪。

刘家辉这几句话说的很诚恳,但是他只说了一半原因;还有一半原因是当时太子正在组建青年军;号召十万青年十万军。正召集广大学生参军。他有几个胆子去和太子争夺。

再说他真的觉得他们这些军人破坏已经够多了;国家还是需要人去建设的;所以他一直不允许去各学校招兵员。哪怕急需的人才;也尽量少召。

所以才将那数百个跑到缅甸志愿参军的大学生利用运输给养的汽车,强行遣返回国。并命令护送人员,务必要将这些人安全的送回国内,并一直送回学校。

刘家辉的三哥听完他的解释,安慰的笑道:“放心,二哥没有生你的气,他还直夸你的眼光看的远,有远见。不做杀鸡取卵的事情。咱们的那个二哥为人虽然古板点,书生气有些过重,但是这点胸襟还是有的。”

刘家辉摇头道:“当年拿破仑都不干的事情,我又怎么会去干。难不成我们这些现代人的胸襟和眼光还不如一个一百多年前的人?当然人家是皇帝,咱们和人家没有办法比,但是这种动摇国家根基的事情,我还是明白的。”

“咱们国家自从满清灭亡到抗战军兴,二十多年间战火不断。从护法讨袁到军阀混战,从北伐到中原大战,再到剿共。虽然合格的军人不多,但是拿枪的不少。不用看别的,就看军事参议院那些数量惊人,人数过百的将军就知道了。”

“但是能为国家效力的建设人材却匮乏的紧,大学虽然不少,但是毕业生出国之后,在回国的确实寥寥无几。本身就不多的大学生毕业之后又大多学非所用,人材浪费严重。大的方面我虽然无能为力,但是在某些方面我还是能为国家保留一分元气的。”

“不错,仲德你有这个想法便好。对了,你上次回重庆让我告诉你三哥,将家里的生意特别是资金在抗战结束之后,逐渐向国外转移,你是怎么想的。现今抗战已经是曙光在现,这个时候你却让家里将生意逐渐外移。并让家里准备陆续将老家的土地转让出去。将现金存到美国银行中。“

”本来父亲来一直想让我问问,你要这么做的什么原因。现在正好趁着你三哥还有你五哥都在这里,咱们讨论一下。”听完刘家辉的话,刘家鹏赞许的看了看刘家辉点了点头。又问起了刘家辉上次回来,建议刘父在抗战结束之后,将家里的生意陆续转移到国外的建议。

刘家辉的三哥听完刘家鹏的话,点头道:“大哥不说,我也正想问。你怎么突然想起来,让家里将生意逐步转移了?你以前不是从来不过问家里的生意吗?父亲对你的想法是兴趣大于执行。他一直想问问你,是什么原因让你突然提出这个建议。”

“要知道即便是抗战结束之后,国共要接着打内战,对咱们的生意也没有多大的影响。咱们家族的生意主要是在江南,对家里的工人和佃户一直也不错,这一点上即便是**也说不出来什么,更何况咱们当初他们最困难的时候,还帮过他们。即便是他们取胜恐怕也不会为难咱们吧。”

刘家辉摇头诚恳的道:“大哥,三哥,五哥。咱们现在都是家里人,有什么说什么。咱们先不说别的,你们认为抗战结束之后,内战爆发的几率在多少。中央彻底剿灭**的几率又占多少?”

听到他的这个反问,刘家辉的几个哥哥相互看了看。还是刘家辉的五哥先道:“抗战之后,中国形势的走向,主要取决与国共两党。其他的人都是瞎咋呼。主要就看国民政府和最高当局怎么做了?毕竟他们占着法统的地位。如果国共两党能从人民的福址出发,好好坐下来谈谈,也许会有一线和平的机会。”

“不过,抗战之后,**的陕甘宁边区政府合法性肯定是要取消的。他们的军队也必须并到**里面。国民政府绝对不会允许国家再出现两种武装力量了,也不会在允许国中之国的存在了。现在唯一的顾虑是**会不会同意放下手中的枪?”毕竟是立法委员,知道的还是多一些。

“老五说的既对又不对。现在的**是绝对不会在轻易放下手中的枪的。四一二的时候,我就在上海。当时杀人杀的我都头皮发炸。四一二过去的时间并不长,还不到二十年,当年的血流成河的场面,他们会忘记?“

“最根本的是如果**同意将军队并入**中,势必要求军队国家化。你想最高当局会同意吗?枪秆子里出政权,没有了军队支撑的国民政府还能坐的稳吗。你不将军队国家化,不想放弃手中的军权,你当**都是傻子吗?交出手中的枪,将脖子在送你的刀把子下面让你砍?”

“陕甘宁边区的问题不是根本问题,根本问题就在于军队。**的军队虽然装备和训练无法与**相比,但是现在规模恐怕已经过百万。虽然装备残破,训练低下但是组织结构严密,又汇集了一大批的人材。**、刘伯承、陈毅、彭德怀都非等闲之辈。这是任何军阀部队无法相比的。”

“这些人中刘伯承早就是川军名将,彭德怀此人我虽然没有见过,但是却早就以闻名以久,听说也是一个能打硬仗的人。陈毅此人我接触最多的是在当初新四军改编的时候,此人才华横溢,很是有一定的水平。”

“至于**此人虽然在平型关一战之后,便因伤退出战场。但是他来重庆的时候,我曾经见过此人。可以说在军事上很有一套,此人今后在战场上,必将为**之劲敌。

“他们的那位领袖,也是前任历任**领袖无法比拟的。虽然没有出过洋,也没有读过任何大学,但是文笔之佳,看问题眼光之准确,世所罕见。我曾经拜读过此人的文章,文笔犀利的很,而且才华横溢,这种手笔,最高当局恐怕是没有这两下子。”

“而且纵观**这些年的发展,此人的韬略不是最高当局可以相比的。可以为天才。有时候看此人的文章,真想拜见此人一次。虽然将来很有可能是对手,现在也称不上朋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