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被刘家辉打怕了,内山英太郎中将对他野副昌德中将的这次行动实在不看好。私下对军参谋长寺垣忠维少将道:“华北方面军可以为野副昌德中将和63师团准备后事了,如果他野副昌德中将有为天皇尽忠决心的,没有去重庆的战俘营中与他的老上级团聚话。”
尽管这话听起来很丧气,但是这是内山英太郎内心最真实的写照。他甚至不认为少于一个师团地兵力会对这支支那军那怕一个团的兵力带来什么威胁。特别是向63师团这样的丙种师团。
早在战车第三师团被合围的时候,他一直认为至少应该调集六个师团以上的兵力来对付这支难缠的支那军。在援军未到地情况之下,尽量还是采取守势为好。
但是在华北方面军和中国派遣军的严令之下。他也只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督促110师团和37师团加快行军速度,救援战车第三师团这个日军在中国战场上唯一的装甲部队。
尽管内心极为不情愿,但是他也知道这些命令有相当一部分是东京大本营直接下的,不是自己可以抗拒的。但是在面对这支战斗力过于凶悍的支那军王牌部队的时候,内山英太郎实在打不起信心来。
甚至早在接到战车第三师团地诀别电和37师团被合围的电报。在得知新的援军刚刚开始调动,还需要时间等待的要打一个大败仗地内山英太郎就已经做好了最坏的准备。
也就是说,他早早的做好了自己被撤职的准备。等到接到110师团步37师团后尘的电报地时候,他行李都收拾完
内山英太郎心里清楚,援军才开始动员,迟迟到不了,自己的这两个师团恐怕结局会不太妙。一旦这两个师团被支那军吃掉,等待自己地出了撤职回日本以外。不会有什么好结果。想一想缅甸15军前后两位军长的下场,他就已经心凉半截了。
11O师团师团长林芳太郎中将,应该说是12军几个师团中策应战车第3师团,和执行内山英太郎中将命令最坚决地一个。他要比动作略微迟缓一些的37师团长长野佑一郎中将卖力地多。
110师团曾经打到距离战车第3师团最后目的彭婆镇不足十五公里地地方。110师团的官兵可以清晰的听到彭婆方向震耳欲聋的枪炮声。尽管林芳太郎中将可以听出那密集的炮声中,自己熟悉的日式火炮声音寥寥无几,但是在内山英太郎中将的逼迫下,还是硬着头皮继续进攻。
只是110师团付出不小代价攻到的这个距离战车第3师团最近的地点,还没有待上半个小时。就在支那军凌厉的出发地。甚至还没有来得及等林芳太郎中将调整兵力。决定是否继续进攻,就被阻击他们的202师的一个反击。又打回了出发点。
110师团之所以能够打到距离战车第3师团如此之近的距离,还是拜刘家辉已经开始执行第2阶段作战计划所赐。为了防止110师团见势不妙。缩回洛阳,与63师团抱在一处。增加第二阶段作战的难度。
在下令暂10师、201师对战车第三师团发起全线总攻之后,刘家辉就指示202师逐次收缩兵力,将110师团向彭婆一线引。并同时至少派出一个加强团的兵力,从110师团的右翼秘密迂回110师团身后,抢占关林、古城一线,彻底切断63师团与110师团之间的联系,为下一阶段歼灭110师团做准备。
202师也顺利的完成了这个任务,利用夜色掩护,派出一个加强团,经辛店镇一线强行奔袭关林,古城。经过三个小时激战,歼灭110师团两个中队以及一个辎重大队,顺利的切断的110师团与63师团之间的联系。而且这个团按照刘家辉的整体部署,就地在关林、古城一线构筑工事,阻击63师团可能的南下。同时阻击110师团的撤退。援军没有抵达之前,在河南战区的日军几个师团中,63师团是目前唯一可以随时抽调出来,增援37师团和110师团的日军部队。**在洛阳的守军不过一个杂牌的,只有七个团的15军。他们也许可以守住洛阳。
但是如果63师团倾巢南下,恐怕那个即不是保定,也非黄埔出身。绝对是杂牌中的杂牌,因为经费一直不足,只能靠吃空额补足的15军军长。是绝对没有那个胆子出城追击的。不要说出城追击,就是让他做做样子,配合一下,恐怕这个视军队为私产的家伙都不会干。
况且他地15军本身只有四个团的兵力,即便是加上配属过来的14军94师,他手下也不过七个团。恐怕借给他八个胆子,也不敢脱离坚城,攻击南下的63师团。所以刘家辉才派出了一个加强团。
但是让刘家辉没有想到的是野副昌德根本就没有走这条距离110师团最近的迂回路线,而是在67旅团对洛阳发起昼夜不停猛攻地掩护之下,亲自指挥66旅团趁夜色掩护,打枪的不要,悄悄收缩兵力的陆续撤出原有阵地之后,先向东撤退。然后才转向西南,绕了一个相当大的圈子。
野副昌德中将和步兵第6旅团旅团长休久间盛一少将指在洛阳东南方向的翟镇、顾县一带隐蔽待机一天,以躲避漫天飞的美军飞机。隐藏自己的战术意图。于第二天黄昏,美军飞机撤退之后,突然以强行军的速度直插201师地侧翼寇店、高龙一线,试图重新打通与110师团的联系。
此刻的201师的主力两个团刚刚配合暂10师和202师主力,完成110师团地合围。并已经将110联队强行与110师团主力分割开来。正在围歼之中。在身后的寇店、高龙一线只有少量的警戒部队,兵力只有一个营。
即便是加上少量的后勤部队。总兵力也不过四个连。除了几门60毫米迫击炮之外,基本没有什么重武器。将主要精力放在110师团身上的20师在高龙一线兵力空虚地紧。
野副昌德中将到底是在东北与抗联打过多少年交道。让东北抗联吃了大亏,几个抗联名将都牺牲在他手里的人。着眼点很准。这个方向201师地防御可以说是相当的薄弱。
在加上刘家辉地有些大意,没有想到在这个形势之下。这个野副昌德会不退反进,来攻击他的侧翼。在加上野副昌德这次行动异常隐秘,行动大部分选择在夜间,有效地避开了美军飞机的侦察。很悲哀,自抗战全面爆发以来,本土作战地中**队在战术侦察上,却始终落在日军的后面。野副昌德在洛阳城外,玩的那招金蝉脱壳虽然并不是很高明,但还是起了极大的作用。他的整整一个旅团撤离,洛阳守军居然一点不知道。
洛阳那边千篇一律的战报,野副昌德自己的小心翼翼,再加上刘家辉本身有些轻敌。野副昌德的这些动作,基本上瞒过了刘家辉。
尽管许洪亮曾经提醒过刘家辉,在与110师团作战的时候,一定要小心这个63师团,最好将手枪团调回来,全部派出去。将警戒线尽可能的往远放。可惜的是刘家辉并没有怎么太在意。
刘家辉并没有真的低估了日军战斗力,和日军将领所惯有的冒险精神。而是在分析了局势之后,做出了63师团不可能在拿下洛阳之前转向的错误判断。
毕竟在中**队几个精锐师大兵压境的面前,任何一个将领,都不可能在洛阳城还没有攻下,就转头向南。这样一来会将自己送进腹背受地的境地。
洛阳城中的15军战斗力虽然不强,但是28集团军这几个主力师,可是调出那个都不是什么善茬。虽然这几个师还在包围着日军的另外一个师团,但是如果洛阳城中守军出那就不是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简单了。
一旦解围不成,前有强军,后有坚城。对一支无论是武器装备还是战斗力在日军中,最多也算三流的丙种治安师团来说意味着什么?恐怕每一个日军将领都要掂对掂对。没有那个日军师团长敢冒这么大的风险。
加之此时手枪团还在豫西协助收缴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