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干这样的事情。美国人和前苏联人是最熟悉。在冷战的时候。双方就干过很多这样的经典案例。
这对后来的特工业界,可是影响颇多,李逸帆他们后来掌握的很多手法,就都是从那时候的美国人和前苏联人的手里学来的。
想要干掉一个敌人,而且还要尽可能的把刺杀给安排成一个意外,有几种非常简单的方式,比如突发心脏病,或者是意外溺水。意外触电等等。
不过现在到底选择那种手段来对付那个三井幸良,还为时过早,现在首先要做的是先了解一下这个三井幸良的为人,知道他有什么癖好,什么生活习惯,这才是关键。
只要你掌握的他的日常活动线路,那么就有足够的机会,和时间,找到制造‘意外’的办法。
一想到这里,李逸帆就头脑一清。然后摸出了自己的卫星电话,找到阿信的电话号码拨了出去。
现在的阿雄和阿信。已经成了他的贴身保镖团的正副队长,这次他来日本,他们当然也跟了过来。
只不过这次他们没有想以往那样出现在明面上,而是在暗地里一直保护着李逸帆的安全,而且这次他们带来的保安团的人员,可都是绝对能信得过的那批人,至于国家安插在自己身边的眼线,这次是一个都没带。
全部被他以各种名义,给支走了,他相信他这么一作态,对方就应该明白自己是什么意思了。
阿信是电脑专家,而且和新加坡那边也一直有联系,在宝岛也有着自己的关系网络,查找关于那三井幸良资料的事情,交给他来做,李逸帆非常放心。
阿信的回答也很是简短有力,李逸帆放下电话之后,就又开始琢磨其他的一些事情。
比如那迪拉姆石油公司,到底该怎么处理。
这家公司原本是自己准备给三井的一个大坑,但是现在因为那个该死的三井幸良的出现,这个大坑,看来是不能让三井之良跳了。
而且就算他还想跳,也因为有三井幸良那个家伙的存在,他不可能能跳得下去。
那这个油田到底该怎么处理,作为一个过来人,他很清楚这个油田未来的走向,别看现在在各种吹捧下,这两块油田,几乎已经成为了澳洲石油供应的救世主了。
可是他知道,这两块油田,将来是肯定不可能成为澳洲石油供应的保障的,原因很简单,这两块油田的储量太少了。
上辈子的时候,就有很多人,被这两块油田,最初的产量给忽悠了,要知道这两块油田,在刚刚采出油的时候,表现真的是太出色的。
清一色的高品质轻质原油,而且油井压力稳定,产油量很大,最开始是每天一万桶的产油量,可是过了几天之后,就能够达到每天两万多桶,最高的时候,甚至能够达到每天三万桶的产油量,而且还是单口油井。
这样的产油量,任何人看了,哪怕是石油勘探经验丰富的专家,看到这样的表现之后,都会把这两块油田设定为储量丰富的大块新发现油田。
可是事实却狠狠的给了那些人一记耳光,只不过是短短四五十天的功夫,这两口油井的产油量就迅速下降,最后渐渐的走向了枯竭,当最后产出的产品,已经一半是油,一半是水的时候,这两口油井未来的命运就已经是注定了。
而之前还疯狂追捧这迪拉姆石油公司的那些游资们,则是立马迅速的出逃,最后为了挽回损失,还回头在迪拉姆石油公司的头上,狠狠的踩了他们几脚。
而从那时候开始,那迪拉姆石油公司的命运,也就是那么注定了。
现在这迪拉姆公司的控制权,还在自己的手上,而自己想要套取最大额度的利润,那么到底该如何出手?
现在迪拉姆石油公司的股价在悉尼市场上,因为自己这边的炒作已经被炒到了二十五澳元以上,接近三十澳元一股的样子,这个价格,可要比上辈子迪拉姆公司股价最高的时候,还要高出将近十澳元。
现在自己的手上,出了原来固有的百分之六十的迪拉姆石油公司的股份之外,还有之前为了炒作股价,而收购到手里的大概百分之三的股份。
也就是自己手里一共有百分之六十三的迪拉姆石油公司的股份,那到底该怎么出手这些股份?
这时候抛到市场上去套现?那不可能,这么多的股份一到抛出去,那到时候肯定会引起灾难性的恐慌。
而且现在在悉尼市场上迪拉姆公司的流通股,才不过是百分之三十,如果自己想要把自己手里的百分之六十抛出去,还有走一个增发债券融资的方案,还要交道澳洲的证券监控那边去审核批准,等他们那一套流程走下来,估计黄花菜都凉了,那两块油田能不能挺过那个时候都不好说。
虽然现在自己已经严令那两块油田,限量减产,可是毕竟储量就那么多,能够挺过两个月,肯定也撑不过三个月。
到时候如果东窗事发,那这迪拉姆公司的股票,可能就要跌成一堆废纸了。
那现在到底该怎么出手这些股权呢,最好的办法,当然是有人能够找上门来收购自己手里的股份。
而现在找他们接触过的,还真是有不少人,出了三井财阀这边,BP,壳牌,美孚,甚至还有一些其他背景的石油公司,也确实是来找自己接触过。
但是他们开出的价格,都让李逸帆觉得很不理想,充其量也就是三五个亿美元的样子,简直就好像是在打发要饭的叫花子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