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一台样子货,就是一台他们早就已经有了的低端货色,已经完全不需要关注了,只要得到这样的结论,那么自己那一百万也不算白花。
这点钱,对于普通人来说不少,但是对于财大气粗的尼康来说,不过就是在华国多卖几个高端镜头的价而已。
胡斌来到了自己的那台机器前面,再度站到这台机器前面的时候,他不由得有些惊诧了,这也太牛叉了吧,难怪人家一直在说小日本的装配工艺了不得,今天亲自领教了一番之后,确实是让他不能不佩服。
这台机器可以说是以前他和他团队的成员一手一脚装配出来的,但是大家都不是工艺装配方面的专家,有很多地方,根本都想不到需要那样装配。
就比如拧螺丝,大家都觉得拧紧了最好,毕竟这样才显得安全稳固,可是拧紧之后,松两扣,留出工作余量,这一点他们根本就没想过。
还有那里面的几根连杆的安装也是,他们就是实打实的按数据安装的,可是后面看了人家为了机械工作的时候,连杆运动而留出工作余量来保证加工精度等等这些,也不是他们那帮人能想得到的。
难怪自己以前这台机器,一工作起来的时候,经常会叽叽喳喳的摩擦声不断,听起来刺耳无比,而且三天两头的出毛病呢,感情这问题就是出现在这装配上面的。
现在看着眼前这台机器,他甚至猛然间有了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而且这台机器经过这帮日本人的手一调试之后,竟然好像连这气势都不一样了。
而且你看看人家这喷头所装的位置,还有角度,再看看人家那滑动连杆所装配的位置,角度,还有工作余量,就能够了解到为什么人家的加工精度会那么高。
感情人家早在机械开始用来生产之前,就已经把一切都考虑进去了,而自己以前则根本就没想过这些。
确实这样的工作,在日本一般都是由在一线工作的工人们发现之后,总结经验,在反馈到上面,然后再由工程师来解决的。
而在国内,生产线上的工人一般都是大老粗,而且他们也根本就没有这样的主人翁意识,根本就不回去总结这些生产经验,大家都不过是为了一点低廉的薪水混日子而已,毕竟工人没什么前途,没有上升空间,这是大家的共识。
所以不一样的生产生活状态,就导致了不同的工人水准。
而这样的问题,是坐在办公室里的胡斌和他的研究团队,永远不能发现的,今天还是这帮日本人给他们上了最生动的一课。
机器是熠熠生辉了,可是当再度开始运作生产之后,看到结果之后,小池一峰心里在松了一口气同时,也又叹了一口气……(未完待续……)
1052。 被人卖了,还在帮忙数钱!
松了一口气的主要原因是,果然不出他所料,即便是经过他和他的工程师团队的精心调试,这架华国人制造的机器,果然依旧是不管用。
叹一口气的主要原因是,他不能不为他的这个华国同行感到那么一丝的惋惜。
看看他这个华国同行的条件,为了生计连肚子都快吃不饱了,上面调拨一些科研经费就更别提了,他就是在这样一个简陋的几乎可以用四处漏风的环境中,制造出了这样一台机器。
虽然这台机器简陋的一笔,甚至可以说很丑,可是就是这样一台机器,却可以完成最简单的3D打印工作,对于这一点他不能不对他的这个华国同行表示钦佩。
要知道他和他的同行所处的工作环境,和这个华国同行所处的工作环境可以说是天壤之别,比这里好上十倍,甚至是几十倍都不是吹的,而且他们科研经费充足,更是从来不用担心吃不饱肚子等等问题。
可是他和他的同事们,花了好几年的时间,才搞出一台和这台机器差不多的玩意,虽然外形上,比这台机器要好看的多,可是如果返璞归真的说起最简单的功能和原理,却都差不多。
而人家花费的不过才是他们用掉的科研经费的百分之几,甚至都不到的经费,就能搞出这样的机器,已经摸到的3D打印技术的门槛,这就不能不让他感叹,对方的头脑和天赋。
果然是个大国啊!如果他们要是有我们那么多的科研经费,有我们那样的环境的话。我们还能有饭吃吗?
一想到这些。小池一峰不由得打了个寒战。还好对方……
那么就让他们这样下去吧!小池一峰可不打算提醒他的这些同行,如何才能够做的更好。
一场带着很强科研气氛的简单实验,就在双方各怀鬼胎的情况下,以这样的情况告终了。
晚上小池一峰还专门邀请胡斌和他的助手姚崇山一起出去汉中最好的酒店吃了顿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