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汉宫倾城by笑三少全文免费阅读 > 第10部分(第2页)

第10部分(第2页)

后殿禅房外守着两个小僧人,只说“女施主请回,住持念经时,不见客。”

我拿出手中一串佛珠交给其中一个僧人说道“麻烦小师傅把这个交给住持,住持定会见我。”

僧人不见难色,只是点头道“原来是女施主,住持已经安排好,请跟我来。”

我微微诧异问道“你知道我来见住持所为何事?”

小僧人微微一笑“住处已经安排好,请女施主领路,把主人请进去吧。”

我们来到藏着栗姬的轿子旁,让轿夫把轿子抬到寺庙后院,待轿夫离开后,栗姬方才出来进入禅房中。我交代几句后正要走,没想到栗姬叫住了我。我诧异的回头,以栗姬对我和我娘的怨恨程度,想她是极不愿意和我说话的。只听栗姬表情有些尴尬但是很真诚的说道“多谢”,我一愣,然后释然一笑,转身离开。

引路的小僧人慢慢叩门三下,然后进入房中,待我进入后,又轻声关上了门。一个老僧人身着袈裟正在榻上打坐,手里正是我拿来的那串佛珠。闻声睁眼看着我,面色慈祥,眼神深邃,仿佛他什么都知道却又什么都不知道。

我心里顿时生出敬重之感,认真行了一礼“见过住持大师。”

住持的声音缓缓传来,似远似近“女施主不必多礼,贫僧候你多时了。”

我心里一阵纳闷,刚才领路的僧人对我说“住持交代,若是位女施主,便请到禅房,住持恭候多时”,而我看着这位住持,并没有想起是不是我的旧识。于是恭敬的问道“不知住持大师有何要事?”

住持叹道“女施主今生命数与他人不同,一切皆天意,贫僧不能逆天而行,然而我佛慈悲,贫僧便送女施主一句话: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这应该是佛经里的话,至于出自哪本经书我已经不记得了。我细细品味,不难理解其中的涵义,只是世间诸多诱惑与牵绊,有几个人能做到“心不动”呢?本想着再多问几句,住持却把眼睛一闭说道“阿弥陀佛,贫僧言尽于此”,我只好把到了嘴边的话吞了回去,想着以后总有机会再问个清楚明白。于是道声“多谢住持”便离去了。

走到殿前,看见平阳还在里面祈福,于是拿着我求的那只签去门外解签打发时间。一位僧人拿过我的签,找了一下,然后拿出一个字条给我,我一看,缓缓念道“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这句话看着甚是眼熟。貌似在哪本小说中看到过,它的含义也略知一二,只是解签解签,是不能光看字面的意思的,于是笑道“还请大师解惑。”

那僧人摇摇头“这个签文很少有人抽到,意思并不好说,也可能是施主要做世间难得一见的两难选择,也可能施主便是别人的艰难选择之一。”

我一阵泄气,佛门讲究一个“悟”字,凡事皆是点到为止。今天住持说的话和我抽的签文恐怕都要我日后慢慢“悟”了,这时听到平阳的声音“签文上都说了什么,一副丢了魂的样子。”

我回头笑道着把字条递给了她,她一看,微蹙黛眉,然后摇头笑道“我也是不懂呢。”

我问道“你求了没有?”

她摇摇头,眼睛望向远方,喃喃道“这一生,我已别无所求。。。。。。”

回到泠月阁,只见二哥正焦急的来回走,于是喊道“二哥,你怎么在这?”

二哥一见我,顿时松了口气说道“你总算回来了,路上可曾遇到什么危险?”

我点点头又摇摇头,二哥急道“你又是点头又是摇头是什么意思啊?”

我咋咋眼睛说道“有一点小麻烦,不过。。。。。。已经被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聪明机智善良可爱的我解决了,哈哈哈。”

二哥“。。。。。。”

我连忙一本正经的说道“放心吧,人我已经安全送到。”

二哥点点头“好吧,阿娇你好好休息,我先去宫里见临江王,他正担心呢”,我点点头。

这一夜,窗外疾风骤雨,电闪雷鸣,有大风呼啸着像是要把房子连根拔起,我紧紧的蜷缩在被窝里,白天强忍下的恐惧此刻统统钻入脑中,让我一阵后怕与战栗,恍惚中梦见灵隐寺的住持大师正满面严肃的对我说“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心不动,人不妄动。。。”一遍一遍,反反复复。。。顿时惊醒,连忙起身唤了唤雪雁,声音都在发抖,雪雁睡眼惺忪的走进来,连忙燃起蜡烛坐到床边“翁主做噩梦了吗,雪雁在这呢。”

我趴到雪雁的怀里,听着哗哗的雨声,想象着此刻的刘荣是否能安睡?没有了母妃在身边,冰冷的宫殿里,他是否觉得冰冷彻骨,是否正面对着暴雨发呆。。。我们不能“千里共婵娟”,此刻面对着同一场暴雨,却也让我觉得我们的心如此贴近。。。

本是深秋,谁也不曾想到会下这么厉害的雨,于是这场暴雨成功偷袭,大家便“齐心协力”的伤寒了。正在屋里拿着让雪雁准备的一大摞白棉布解决我鼻子“川流不息”的问题,却听说连皇上也得了伤寒,已经连着好几日没有上朝了,朝中事务都是胶东王代为处理。我本来还纳闷,感冒这等小事就不用上朝了?后来一想,如果他去上朝的话,想必会有这样的场景:

一个太监捧着一个金盘子,里面放着一大摞白棉布,不,应该是锦帕(从实用健康角度,我觉得还是白棉布好点),脚下一个金桶,随时准备让皇舅舅解决鼻子“川流不息”的问题。如果皇舅舅听着大臣的启奏时,突然“川流不息”,那么全朝野的人会静静的等着,全场鸦雀无声,只闻一阵连绵悠长的擤鼻涕声。

而显然这个场景不甚雅观,有损天威。皇舅舅断然不会这么做,于是只好找刘彘代理政务了。不过从他让刘彘代理政务来看,几乎可以看出皇舅舅对刘彘明显开始当做储君培养了。果然,皇舅舅伤寒一好,便下旨册封刘彘为太子,赐名为“彻”,有赞其明鉴,洞察;通达,透彻之意。理由是在皇舅舅伤寒之时,刘彘,现在应该是刘彻了,他处理朝中政务井井有条,颇有见解。顺带着,刘彻的母妃王美人也被册封为皇后了。

我心里一叹,汉武帝终于踏出了成为至高无上的统治者的最重要的一步。。。。。。

作者有话要说:  下章预告:

刘彻终于登上太子之位,阿娇和刘彻的婚礼也即将举行,阿娇又会怎样面对自己的婚事?

今日晚6点敬请期待下一章~

☆、最是红颜倾城时(1)

自从上次伤寒,皇舅舅龙体便一日不如一日,一个冬天过去,仍然时时被病痛折磨,母亲去宫中也便越发的勤了,每次回来都是喜忧参半,喜的是什么忧的是什么,自是不言而喻。我也曾在去宫中请安时,见过皇舅舅,容色苍白颓唐,眼神寂寞空洞。我自是晓得这乃是将死之人的征兆。虽然与皇舅舅平时接触不多,却也深深不忍,也许这就是血浓于水吧。由于皇舅舅的病,宫里和朝廷上下,也都浮动着惊慌与焦躁,只是大家都在努力控制不表现出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准备,妃子之间不再争风吃醋,都在静静的想着对策,宫里略显相安无事。大臣之间尽管很低调,但走动明显多了起来。也有很多人置身事外,却也是暗中观望。而我心中越发惴惴不安,那件事想必也快来了。

迎春花初开的那日,宫里终于来人传太后旨意,先是大肆夸奖了我一番,然后又是与太子如何如何相配等云云,最终目的——给我和太子刘彻赐婚。其实我暗地里想,倒更像是借我和刘彻的婚事给皇上冲喜。

大婚的日子定在两个月后,为着我的婚事,整个堂邑侯府忙开了锅,准备嫁妆嫁衣,教授大婚礼仪,清点皇家彩礼,安排进宫后的事宜等等便整整用了两个月的时间。

果然精心准备的嫁妆十分让人惊艳。紫玉玲珑八宝盏两对,琉璃点翠夜光杯两只,潇湘妃子月宫琴一把,七彩鸾凤流霞裙一件,幻蝶流光簪一对,七巧玲珑神女匣一个,百里醉香妃一盒等等,皆是母亲多年从各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