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得意!
甚至很多人都觉得,他们的五年计划已经成功了,甚至公司觉得自己已经开始有实力尝试梦想。
电动汽车。
他们到也真的弄了,甚至一出手就是纯电动汽车,不过可惜的是,公司所有重心都在油车上,当时哪一款电动汽车,圆梦的作用更大。
结果可想而知。
基本上没有溅起水花。
不过毕雅迪并没有关心这个,他们依旧满面春风,依旧对自己充满自信,甚至良好的成绩让他们对外喊出了豪言壮志。
“要在五年之内,成为龙国第一汽车企业,要在十五年之内,成为全世界第一!”
“毕雅迪,将会征服世界!”
但可惜,口号喊的响亮,但其实终究还是盲目自信,随着三五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即将落入尾声的时候。
毕雅迪终于还是吃到了自己盲目扩张和盲目自信之后,带来的苦果。
首先就是销量遇冷。
那个时候的毕雅迪依旧吃着F3的老本红利,却根本没有关注自己其他车型销量其实始终跟不上来。
而其他各家分分发力,越来越多的强大竞品登上舞台之后,毕雅迪瞬间遭遇狙击。
最终销量,仅仅只完成了产能预期销量的一半。
之后。
他们又分别出现了经销商退网、汽车高层离职、员工大面积辞退等等诸多问题。
这是当头一棒。
直接把毕雅迪当场打蒙了,甚至让这个前一秒还站在高台高呼世界之王的品牌,直接打入了十八层地狱。
之后的毕雅迪,日子不可谓不艰难。
甚至还经常能够传出,公司要卖身破产的消息。
而也是那个时候,毕雅迪才开始重新审视自身的问题,他们想要尝试自救,想要脱离苦海。
但那个时候他们尴尬的发现。
他们处在一个非常尴尬的地步,低端车市场他们的低价模式已经不吃香了,因为他们的生产线模式,别家都学了去了。
而中端车市场,他们自身的技术比不上,高端车市场就更不用想了,技术和品牌形象都不足以支撑。
无论是向前还是向后,他们都没有路子。
最后。
还是那台为了圆梦打造起来的玩具电动车,重新给了他们思路。
那个时候开始搞电动车。
不是他们高瞻远瞩,而是退无可退之后无奈作出的选择。
好在。
他们运气不错,正好赶上了国内对于电动汽车的政策开放,让毕雅迪出现了转机,重新崛起。
但那个时候的毕雅迪。
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在决策上,在国内或许走的比较前,但放在世界舞台上却终究还是晚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