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大道总无形打一个数字 > 第44部分(第3页)

第44部分(第3页)

正在这时,麻衣道修突然一声断喝,“结阵”,其声未落,他已挡在了呼延奇身前。

与此同时,段缺也已向侧前方看去。

御器而行的三人流星般电射而至,敢在人间界中这样御器而来的必是道门人物无疑,果不其然,三人落定时,那一身杏黄道袍份外惹眼。

一眼看去,段缺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三人中最右边那个面若冷月的女冠赫然竟是文绣,他以为早跟王石陈达一样死于妙相之手的范文绣!

她竟然没死。

当段缺无意间看到文绣肩负的长剑时,眼神一缩,满心的狂喜猛然一挫。

色做古铜,宽及半个身子,这是一柄再熟悉不过的巨剑,它的上一任主人就是死于段缺之手。

不仅是文绣,另外两个道人背后也都各负着一柄斑驳古剑。三剑辉映极为夺目。

红衫女子侍道的旧剑怎会到了文绣手中?四年前显圣上观一别之后究竟生了什么?

ps:算算今天更新了六千字,明天一定尽力保持扬。

一如既往,锲而不舍求支持!另:看到书评区有书友反映本书修炼的层级及架构不是很清楚,感谢宝贵意见。一并想问问别的书友有没有这种感受。有还是没有,希望尽量能给个答复,这种互动对本书的长线写作非常重要,感谢了!

………【七十一章 血盟兄弟】………

上品湖丝制成的道袍掩不住文绣的身姿,反因为道衣材质的轻灵愈衬的她高挑曼妙。满头青丝也不再是四年前贵家女儿们流行的梳妆,高高挽做道髻后显露出一段莹白如玉的香颈。唯一不变的是四年前即已芳名遍传京师的美貌面容,只是这张脸上再也看不到当日不时显露的清浅笑容与闺阁女儿风情。

冷月无声,文绣的神情却比冷月更冷。

一别四年,昔日温婉风情的闺阁佳人没有了,只剩下眼前这个艳丽清冷的女冠。

分别有年,这一看的时间就有些长,文绣眉尖一挑转过头来。

清冷如剑,文绣这一眼中的锋芒有着刺人的锐利,她也根本没认出戴着面具的段缺。

四年前,段缺弃松山口法阵避往范府时依旧有着道门香火道童的身份,文绣只是个无忧无虑的闺阁小姐;四年后,当段缺与道门已成寇仇时,文绣却成了道门上观道士。

天意弄人,一至于斯!

“侍道,来,见过呼延镇帅”,旁边道人一声轻唤,文绣扭过头去,三个道人随即向呼延奇揖作礼。

闻言段缺心头一动,不仅用着同样的巨剑,就连教门内的称呼都是同样的“侍道”,生在文绣身上的事情真是越来越古怪了。

全神戒备的麻衣道人再次上前半步将呼延奇紧紧遮挡在身后,“早闻显圣上观七剑之名,三位不在云翼山清修,来此所为何事?”。

“我等也久闻北镇府家观麻道人大名,只是现下却不是叙交情的时候”,三人正中的道人淡然回了一句后转向呼延奇,“我等此来是奉命促呼延镇帅回驾的,请镇帅大人重回省城驿馆侯旨,长安内衙的公公正带着圣旨兼程赶来,两百里的路程最多后日就到了”。

呼延奇脸色微微一沉,那些铁卫们的防守阵势收到紧的一触即的地步,作为镇帅的心腹,就连他们也都知道这一趟无论如何是回不得的。

自从天下间的乱象渐显以来,朝廷对四镇的猜疑与忌惮就越来越深,先是南镇镇帅以莫须有之名入罪,军中亲信或杀或流一洗而空;随后东镇镇帅被流星探马般的传旨太监急召入京,一入京即被“荣养”,再也没回来过。

解决东南两镇有了底气之后,朝廷这才对四镇之中实力最强的北镇下手,诏书传到,北镇府内一番激烈的辩论,呼延奇还是决定进京。在他动身之前,已有心腹携带大批金珠先行入京。

呼延奇在京中的过程堪称极险。最终还是他一接诏书即刻赴京的恭顺态度,重手撒钱及多年来布置的人脉起了作用,勉强脱身。

然而还是没能捱回北镇辖地,皇帝就后悔了,传旨太监一到十有八九就是解除兵权,困于省城坚城之内就是死路一条。

绝不能回城!

呼延奇脸上看不到一点急促慌乱,语调依旧沉稳,“道门不得插手朝廷政事,这是开国高祖亲自定下的铁律,‘奉命促驾’从何说起?三位请回吧”。

杏黄道人似是早知道呼延奇会这么说,也不着恼,“贫道三人从没想过要插手朝政。我等也仅是传个话而已,否则显圣上观近百高道何以只来我等三人?素闻呼延镇帅权变通达,大人莫要为难我等才好”。

“要传令,或地方官署,或兵部驿传皆可,何用劳驾三位方外高道,不合律者即为‘乱命’,本镇执掌军令多年,又岂会遵从乱命”,呼延奇与道人说话的同时,右手抚上胯下健马的马极慢而又极清楚的拍了三下。

“大人既然一定要为难贫道,贫道等说不得要促促驾了,得罪之处,待回城之后再给大人赔罪……”,道人话刚说到这里,段缺就见马下呼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