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城王府的议事大厅内,气氛肃穆。
李骁身着玄色龙纹棉袍,端坐于主位之上。
下方两侧依次站着李东江、李东山、大虎、安猛等在龙城的核心将领,以及奔丧没来及的返回部队的李氏宗族将领们。
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凝重,显然知晓今日议事关乎大秦军事布局的重大调整。
“今日召集诸位,是关于我秦国军改的第二件大事宣布。”
李骁声音沉稳,目光扫过众将:“大秦疆域扩大万里,且东线对金战事在即。”
“此前,金国虽在关中之战中受挫,却仍是中原霸主,其军力之强,远非西域各国可比。”
他顿了顿,加重语气:“他们对外号称全国驻军百万,这其中固然有夸张成分,用以震慑周边势力,可咱们不能因此轻视。”
“据锦衣卫探查,金国目前能随时调动的兵力,至少有四十万。”
在历史上的野狐岭之战,金国为对抗蒙古,仅北线便抽调了四十万大军列阵,虽最终战败,却也可见其兵力底蕴。
可即便如此,金国仍未垮台,反而在中原休养生息,历经数次战争,又半死不活的撑了二十多年才被灭。
而如今,此前的秦国东征,虽然在关中之战中打掉了金军十万精锐,可这十万兵力,对金国而言,却也只是伤筋动骨。
中原之地人口稠密,农耕发达,若金国不计后果,征召百万青壮入伍并非难事,只不过新征召的士兵缺乏训练,战斗力远不及精锐罢了。
但即便只是“乌合之众”,若数量庞大,也足以对秦军造成巨大威胁。
总结过后,李骁沉声说道:“所以,本王决定,我大秦正式组建第八镇大军,以增强我军战力。”
话音落下,众将眼中皆闪过一丝了然,此前虽有风声,但正式宣布仍标志着大秦军事力量的又一次扩张。
当然,第八镇的组建还有另一个目的,践行秦国军功升职的规矩。
此前的东征之战中,诞生了大量的有功将士,以他们为核心组建了第七镇。
如今也一样,新组建的第八镇,定然是以此次西征有功将士为核心进行组建。
李骁继续说道:“第八镇镇旗定为蓝旗红边日月战旗,象征镇护东方、光耀大秦。”
在李骁的计划中,第八镇就是为金国准备的,未来最有可能出兵的方向便是东北,直捣黄龙,破了女真人的老家,断其后路。
而接下来的第八镇将领任命,才是此次议事的重中之重。
下一秒,李骁目光则是转向列阵的将领,沉声喝道:“李骧!”
“末将在!”
殿中,大虎身着白色布面甲,大步迈步出列,拳头重重的砸在胸口,甲片哗啦啦作响。
昨天,李骁已经与他进行过详谈,知晓自己将调任第八镇都统,可当正式任命的呼唤响起时,心中依旧涌起难以抑制的激动。
“免去你第六镇副都统之职,任命你为第八镇都统,你原辖的第六镇第十七万户府,并入第八镇作为核心战力。”
李骁语气庄重,一字一句清晰有力:“望你到任后,整训军队,严阵以待,将来东征金国,需为大秦拿下头功。”
“末将遵命。”
大虎猛地抬头,眼中满是炽热,大声回应:“定誓死效忠大王,为大秦开疆拓土,绝不辱命。”
说罢,他对着李骁低头,拳头重重的砸在胸口。
其他将领们见状,皆微微点头,毫无异议。
大虎是李骁的堂弟,从当年河西堡起兵时便追随李骁,无论是平定大漠还是东征金国,都冲锋在前,立下赫赫战功。
当年攻打乃蛮人时,他亲自率部冲锋,身负三处重伤仍坚持作战,这份功绩与血性,全军上下有目共睹。
如今由他升任第八镇都统,既是对其能力的认可,也是理所当然的晋升,众人皆心服口服。
站在队列中的李东江,看着儿子挺拔的背影,心中更是满溢着欣慰。
他自己虽卸任了第二镇都统,无法再亲自领兵征战,心中难免有遗憾。
可如今长子竟能更进一步,成为独掌一镇的都统,这份荣耀不仅弥补了他的遗憾,更让李家二房在军中的根基愈发稳固。
他暗自感叹,李骁这安排,既是重用人才,也是对他的变相安抚,这份心意,他记在心里。
李骁待大虎归列,目光再次扫过将领,继续喝道:“苏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