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龙颜大悦,特意在宫中举行庆功宴,表彰您的功绩。
京城一切安好,宁钩情报网络已经扩展至南梁境内,刘谨正在努力搜集南梁军情。
值的注意的是,南梁朝中似有内乱迹象。
赵崇皇帝与董承因昆仑关之败发生激烈争执,董承已被削去兵权,改由其侄董越接任神武将军一职。
这对我军是个有利消息,南梁内部不和,正是我们的机会。
此外,陛下有意让您在平定边境后回京述职,商议进一步南下统一天下的大计。
望您早日凯旋。
昭阳敬上”
读完信,宁烈若有所思:“南梁内乱?这倒是个好消息。”
他立刻召集老周和几位心腹将领,商议接下来的策略。
“南梁已败,董承失势,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宁烈分析道,“我们应该乘胜追击,扩大战果。”
老周担忧的说:“大人,陛下的诏书只命我们守卫昆仑关,若擅自出击,恐有不妥。”
宁烈笑了笑:“我们当然不会贸然出击。
但可以派遣斥候深入南梁境内,搜集情报,为日后大举南下做准备。”
林旭兴奋的说:“大人,末将愿率精锐斥候,深入敌境。”
宁烈点头:“好,就由你率领三百精锐,化装成商队,深入南梁搜集情报。
记住,以侦查为主,不可轻易与敌军交战。”
“末将遵命。”
就这样,在守卫昆仑关的同时,宁烈也开始为日后的南下统一大业做准备。
接下来的两个月里,宁烈一边加强昆仑关的防务,一边大力训练军队。
他将原本杂乱无章的五万大军,整编为训练有素、令行禁止的精锐之师。
同时,林旭率领的斥候队多次深入南梁境内,带回了大量有价值的情报,包括南梁的城防布局、兵力部署,以及民间动态。
这一天,林旭从南梁返回,带来了一个重要情报。
“大人,南梁境内民不聊生,百姓苦不堪言。”
林旭激动的汇报,“赵崇皇帝为了筹措军费,重税盘剥,导致民怨沸腾。
多的已有农民起义,反抗朝廷。”
宁烈眼前一亮:“这是个绝佳的机会。
若能联合南梁的起义军,将是我们南下的有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