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重生84从养鱼开始无删减 > 第0290章农场不缺地(第2页)

第0290章农场不缺地(第2页)

于是提出了土地流转的概念。

每个职工都分给两垧地的口粮田。

这就是农场对职工家属的生活保障。

你可以自己种,也可以流转给别人。

当然土地一流转,就能产生经济效益。

每垧地几百块的费用。

还剩下大量的耕地,农场就自己流转了。

这些都是李振国在酒桌上介绍的。

听说卢昌华的北山农庄被收回了,李占国哈哈一笑,“咱自己的耕地还没人种呢,回来种也一样。”

那可不一样。

卢昌华心里滴咕道。

林场的山地是没有进入国家耕地保护范围内的土地。

本来是林地,现在不种树改种粮食了,他的费用相对来说就少很多。

比如,农业税和其他挂在土地上的其他税费都不需要上缴,只需要给林业局上缴一笔管理费就行。

而农场的土地就不一样了。

它们是进入国家统计范围的国有土地。

每一亩土地上,都挂着各种税费。

不管这些耕地是撂荒了还是有人种植,不管你是受灾了还是丰收了,都有固定的费用。

再加上机械化作业的成本,种子化肥农药和田间管理的人工成本,所有加起来,每垧地近2000块。

再加上种植品种不能自主,承包地块不能固定,收成靠天,费用上涨,你不亏本谁亏本。

尤其是农场。

种子化肥农药油料都在涨价,而销售的粮食价格一直很低。

它能不亏损吗?

所以,黑省农垦系统在2000年前,每年都亏损倒挂。

这样的形势不仅广大职工怨声载道,各级主管部门都很焦急。一直在寻找解决的方法。

可在此之前,粮食该种还得种。

就是明知道亏损也得种!

为啥?

这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

亏损就不种了吗?

卢昌华这几年虽然没种地了,可他还是知道个大概情况的。

李振国酒后吐真言,把农场现在的困境一说,卢昌华就觉得后背冒凉风。

黑省垦区有耕地4300多万亩,是我国耕地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综合生产能力最强的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和粮食战略后备基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