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远征欧洲起点 > 第235部分(第2页)

第235部分(第2页)

英国人果断终止“英日同盟关系”,恐怕连日本人都没有想到,谁说打嘴炮没用来着,没用只是因为认同程度不够,当一个受到西方社会广泛认可的国家打嘴炮,那作用还是相当大的。

兰芳在打嘴炮的同时,也在委托法国和美国、以及英国进行调解,不管接下来会不会开战,先把人弄出来再说。

同时针对日本国内的舆论战也在进行,这个就不是以“闽南”号为主了,而是以“日本已经被全世界抛弃”为中心,开始对日本政府进行攻击。

这对日本来说,又是一个重磅炸弹。

其实类似日本这样的小国,他们的国民是敏感而又自卑的。

如果是日本和民国正处于战争边缘,当日本的国力占优时,自然会信心爆棚,他们会竭尽所能的各种秀优越,各种地图炮,各种没底线,用来表示他们的乐观。

但当日本人面对西方国家时,这个国家的人同时也是极度自卑的,他们会自卑到提不起任何对抗的情绪,会全心全意给人当孙子,证明自己有当孙子的能力。

于是当日本被全世界抛弃的消息开始在日本传播时,恰逢英国宣布和日本终止“同盟关系”,于是所有的日本人都成了留言传播者,这个消息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扩散到整个日本。

所谓三人成虎,当所有的日本人都在谈论这个消息时,“流言”已经不仅仅是流言了。

尤其令很多日本人不能接受的是,兰芳不过是一个新生的以华人为主的国家,就为了这么一个国家,西方国家居然集体抛弃了日本,这简直不可思议。

要知道,经过甲午清日战争和日俄战争的一系列胜利,很多日本人认为,他们已经脱离了亚洲国家的层次,开始加入西方列强的行列,而现在仅仅是为了个兰芳,就被西方列强集体抛弃,这让日本人感到他们刚刚树立起不久的自尊心格外受损。

于是当日本人有气没处撒的时候,日本政府就成了出气筒。

出现这个局面,政府绝对要付大部分责任,首相怎么着也要辞职的吧?内阁怎么着也要重组的吧?难道海军部没有人应该出来说明一下当初为什么扣押“闽南”号吗?

九月中,内外交困的日本政府宣布释放已经被扣押了十天的“闽南”号船员。

而就在日本人政府宣布释放“闽南”号船员的时候,兰芳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

473 血在烧

兰芳这一次之所以会妥协,根子就在兰芳的军工生产上。

没办法,在兰芳的军工生产没有进入正轨之前,秦致远要尽量避免和日本人发生战争,因为一旦开战武器弹药全部依赖外购有太多的不确定性,秦致远哪怕是有信心战胜日本人,也不会拿兰芳的国运去做赌注。

再说了,此时退一步,未必就是坏事。

就在“闽南”号上的船员返回兰芳之后,“闽南”号船员的遭遇在一日之内传遍整个兰芳。

船员们自从被带到日本,虽说没有受到非人虐待,但日本人明显也没有按照《日内瓦协定》给予相关人员和身份相匹配的待遇。

当“闽南”号的船员被带到日本之后,他们受到类似囚犯一样的看押,日本人不给船员们足够的饮水和食物,四十五个人挤在一间20平方米左右大小的房子里,甚至连大小便都在室内,居住环境之恶劣可想而知。

日本人搜光了船员们身上所有的财物,拿走了船员舱室里属于船员的所有物品,在事后检查的时候,“闽南”号上运输的商品也对不上数,和离开母港时的清单差距巨大,而日本人对此没有任何交代。

在《每日新闻》的刻意推动下,所有的原因都被归结为兰芳境内的军工企业施工进度的严重滞后上。

其实和预定计划的工期比起来,现在的施工进度已经远远超出计划,工人们用近半年的时间,完成了正常情况下需要九个月才能完成的工作。

这听上去已经近似于奇迹,因为在当初制定计划时,来自法国和德国的工程师们考虑到华人的工作热情,本身就把工程进度加快了大约五分之一。

法国工程师和德国工程师们是参照德国工人的工作效率来制定计划,如果参照法国工人,那好吧,提高的程度大概是三分之一。

但令人没想到的是,现在和原计划相比,进度又是再一次加快,而且还足足提高了一半那么多,这实在是令来自法国和德国的工程师们刮目相看。

纵然是进度已经很快,但朴实的工人不这么认为,他们认为正是因为自己做的还不够多,不够快,才导致这个令人无语的结果。

如果他们能及时把工厂建成,能现在就开始生产武器弹药,那么想必“闽南”号上的船员们就不会如此憋屈,兰芳政府也不会如此委曲求全。

甸位于望海州的最西部,这里有水文条件优越的港口,距离兰芳目前的钢铁产地安南距离很近。同时甸有复杂的地形,东部山区山高林密地形复杂。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