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奋斗在红楼 最新章节 无弹窗 > 第334部分(第3页)

第334部分(第3页)

韩大学士性情耿直,当即怒斥道:“祈参将还是闭嘴的好!不要因为功劳被抢,就胡乱说话。规矩重要还是人心重要?陛下留有圣旨不假,但早一些平叛不好?

何朔对陛下忠心耿耿,有何过错?莫非坐在府中,就对得起陛下留他守京城之责?”

锦衣卫指挥使毛鲲看着祈夏不爽的脸色,心里幸灾乐祸的笑着。祈夏仗着天子的宠信,都忘了自己几斤几两!一个武将,胆敢说大学士居心叵测?

刘大学士对雍治天子行一礼,正色道:“陛下,昔日刘宋高祖武皇帝(刘裕)出征,屡屡留刘穆之总揽金陵全局。当年宋武帝北伐,若非刘穆之去世,历史恐怕又是另外一番模样。何朔是陛下的刘穆之。”

当年刘穆之拿到岂止是兵权。那是汉相萧何的位置。但是,宋武帝能信任他,委任他留守后方,才能尽情的发挥自己的军事才华,建立刘宋王朝。

何朔作为留守大臣,在没有圣旨的情况下,主动维护雍治天子的正统,调兵平叛,这恰恰是一名优秀的留守大臣应该做的。名臣风姿,莫过于此。

事情,有重要的,次要的之分。太子叛变,最重要的是什么?是维护当今天子的正统,而不是纠结于是否违反常例,超越职权(触碰兵权)。他希望天子信任何朔。

雍治天子微微的点点头,道:“明日,大军启程回京!刘卿,你负责安排此事。”

天子结束召对,刘飞白、毛鲲,祈夏几人准备告退。韩润突然道:“臣请留对。”他看出来,天子心中对何大学士仍有疑虑。

雍治天子诧异的看了韩润一眼,道:“可。”

等一干大臣和太监都离开后,韩润作揖一礼,缓缓的道:“陛下忘了汉武帝的丞相刘屈、北军使者护军任安吗?”

汉武帝的太子刘据起兵政变,得到了他的母亲,汉武帝的皇后,卫夫子的支持。当晚,留在京城本来应该主持长安大局的丞相刘屈却逃跑了,连丞相官印都丢了。汉武帝很生气:刘屈没有周公的风范。周公不是诛杀了管叔、蔡叔吗?

一年之后,刘屈因罪腰斩。

北军使者护军任安(此人在历史上极其的有名,因为太史公司马迁的《与任安书》),掌握精锐的北军,虽然接受太子刘据的诏令,但按兵不动。

看起来有功啊!但,结果是,汉武帝认为任安“坐观成败”,“怀诈,有不忠之心”,论罪腰斩。

雍治天子若有所思的看了韩大学士一眼,道:“韩卿言之有理。”心中的顾忌去了七八分。但是,他还要当面与何朔谈一谈。看看何朔到底怎么想的!

雍治天子于十月十二日自承德启程返回京城。

京城中的各种消息不断的传来。令雍治天子在路途中对局面了如指掌。何大学士在文渊阁中办差,主持大局,京城安稳。就等着天子回京城处理善后的事宜。赏罚皇子、大臣、将士,是人主的权力!何大学士没有逾越。

于此同时,初十上午,眼看着风头不对,谢大学士派了儿子出城向天子报信,试图表明他的立场。但是,谢大学士的儿子刚出东门,就给守在官道上的京营抓个正着,扣留下来。

初冬的寒风吹过谢府中槐树的叶子时,谢大学士没能等来儿子的回信,坐在幽静的小阁中,独自一人,轻轻的叹了口气。

梁王府外已经被京营围起来,如同隔绝的信息孤岛。但太子妃甄静儿于初十的晚上自杀的消息,还是传进府中。

梁王妃甄舒儿在一场小雨的午后,看着檀木的方桌上的精美白瓷瓶,始终下不了姐姐那样的决心。

泪流满面!

甄府,已亡。

此时,梁王还被扣在皇宫中,就在太子宁溥隔壁的房间中。

德胜门外,京营的大营中,显武营和谢鲸等三位游击平叛的兵将已经回来。大营之中,到处都在讨论这次平叛的事情。论功,还是论过?但更多的是讨论京营的战力无双。

小雨淅沥,显武营参将乐白和心腹下属胡游击两人在大营的一处房间中,看着雨。

等待命运的审判,是焦灼的。

秋叶胡同,王子腾府中,残垣断壁,满府破败。全府的人都在披麻带孝。死了太多的人。包括王承嗣的老婆。王子腾许多美貌小妾。

王子腾没有去坐衙,而是在家中气的病卧在床,咬牙切齿的怒骂:“赵豫,你这个老匹夫欺人太甚!我誓灭你满?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