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的别号,潇湘妃子,早就传遍贾府。她在金陵以此为笔名,在报纸上发表过文章。
这话说的众人都是拍手而笑。伶牙俐齿,引经据典、才思无碍,无过于黛玉。这会取别号,各种典故,她信手拈来,大出风头。给探春这么打趣,大家都是笑。
黛玉明眸一转,好笑的道:“我好端端的,哭什么?”忽而回过神,低头,不言语,俏脸微红。宝姐姐在呢。她在金陵时,是和环哥住在一起的!潇湘妃子,是谁的妃子?
娥皇、女英又是谁的故事?
…
香菱出了秋爽斋,往北过稻香村、暖香坞,至紫菱洲折向西,去望月居找贾环。
秋爽斋中,一众金钗们热闹的讨论着别号。议定宝玉是怡红公子,湘云是枕霞旧友,迎春是菱洲、惜春是藕榭。
诸事议定,贾环还没来。便以海棠社为今日诗社的题目:咏白海棠。由迎春限韵。迎春走到秋爽斋的书架前,随手抽出一本诗来,再随手一翻,是一首七言律诗。
定下体裁为七律。迎春合上诗集,问门口的一个小丫鬟,“你随口说一个字来。”
小丫鬟正倚在门前看热闹。姑娘们起诗社呢!热闹的紧。这时,就说了一个“门”字。
迎春温和的一笑,看着众位姐妹,道:“那便是十三元的门字韵。”又要了韵牌匣子过来,抽出“十三元”一屉,转身让探春的丫鬟入画顺手拿了四块出来。分别是:盆、魂、痕、昏。
再加上“门”字,一共五个字,作为接下来各人七律的韵脚。点一支梦甜香,用来计时。
宝玉愁眉苦脸,道:“这几个字,可真不好作呢。”
…
贾环带着香菱到秋爽斋时,正好众金钗正在录完诗词。
李纨秀雅的微笑道:“环兄弟来的巧呢,正要让你品评诗词优劣。”
史湘云笑兮兮的喝着茶,伸手做个手势,道:“且慢,环哥儿,既然要入诗社,先要定下别号来。”(未完待续。。)
第五百零七章 思索、杀意
史湘云的性子很直爽,浑身充满活力,时时有笑声。贾环很欣赏她的。
有红学观点认为,十二金钗中,以湘云身体最好、性格开朗。你看,林妹妹天天哭泣,天生有不足之症。宝钗,也要吃冷香丸。十二钗以她最让人喜欢。
贾环这时迈进门槛里,对给他行礼的几个大丫鬟们摆摆手,笑着道:“我有别号,只是不大适合你们的海棠社啊。”
林黛玉正坐在铺着绵软的坐蓐的椅子上喝茶,看着贾环,美眸流波,道:“环哥,你那个‘青松’的别号,确实不合适呢。所以,要另外取一个。”
贾环笑着摇摇头,“妹妹,不是这个。”他现在的别号是:探花。世称贾探花。这一是因为他的殿试成绩,另一个是因为他的精品美人词,与名妓唱和。正所谓:簪花拥妓神仙骨。只是,这用在家里,是不大合适的。
“大嫂子,诗社,可以算我一个,一应开支,我来承担。至于评诗就你们自己来。我不搀和。”贾环接过侍书倒来的茶,笑着秀雅的少妇李纨说道。然后,和娇妻目光交错,微笑着点一点头。
红楼原书第四十五回,李纨、探春等人齐齐拜访王熙凤,探春道:“我们起了个诗社,头一社就不齐全,众人脸软,所以就乱了。我想必得你去作个监社御史,铁面无私才好。”
凤姐儿笑道:“你们别哄我,我猜着了,那里是请我作监社御史!分明是叫我作个进钱的铜商。你们弄什么社,必是要轮流作东道的。你们的月钱不够花了,想出这个法子来拗了我去,好和我要钱。可是这个主意?”
后面又道:“这是什么话,我不入社花几个钱,不成了大观园的反叛了,还想在这里吃饭不成?明儿一早就到任,下马拜了印,先放下五十两银子给你们慢慢作会社东道。”
这是红楼十三年九月初的事情。那时,海棠社正经开了二次:咏白海棠、菊花诗。随即,便找到凤姐。可见诗社经费捉襟见肘了。宴集诗人,吟诗赋对,还是很费钱的。凤姐真没说错。
贾环倒没觉得不入诗社就成了大观园里的反叛,不过出银子让娇妻、红颜、姐妹们作诗聚会,他如何会不愿意?倒不是雅、俗的问题,而是,他在有能力的前提下,为她们构筑这样的生活环境,不好吗?
李纨笑道,“知道环兄弟你有银子。又是碧雪膏,又是香水。你负责诗社开销,我们开诗社便没了后顾之忧。只告诉你就完了。不过,你不评诗,得问大家的意见。”
李纨刚说完,坐在椅子上来回挪屁股的宝玉立即道:“环哥儿不评最好。香老农虽不善作却善看,又最公道,你就评阅优劣,我们都服的。”
史湘云咯咯笑道:“环哥儿评不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