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治皇帝摆摆手,招唿吴王坐下来喝茶,笑道:“叫皇弟今天过来,倒是有办法解决皇弟世子的教育问题。本朝的贾探花给你的世子当老师如何?小贾还是很不错的。”
小贾当然很不错,所有的人都在骂皇帝,他没有骂啊!锦衣卫的监控显示,他在私下里都没有骂。这一点,让大获全胜的雍治皇帝心里很舒服。
当然,贾环在私下里骂没有骂,锦衣卫哪里知道?贾府里的暗桩早被清了。再派过去的,根本接近不了贾府核心区域。但是,锦衣卫有脸对外说吗?
吴王笑道:“陛下说好,那一定就是极好的。我听过贾探花的事,他在家里搞族学,办的非常不错,远近闻名。京西闻道书院,他亦贡献了很多良策。”
雍治皇帝微笑着点点头,让户部尚书卫弘、兵部尚书高国对进来。两人的脸色都不是很好。
高国对代表武臣和卫弘打官司,要封赏的银钱、绢匹。这是天子在勤政殿上金口玉言。但是卫弘一口咬定,国库没钱,最多出5万两银子。事情闹到天子面前来。
雍治皇帝皱皱眉,但他知道卫弘是能臣,并不苛责。因为,朝廷正在对西域用兵,这是耗费钱粮的大户。问高国对,“高卿,还差多少缺额?”
高国对道:“回陛下,按照齐总督报上来的军功,封赏前方将士,还需要30万两。”
雍治皇帝就是一笑,挥挥手,道:“这差多少?从朕的内努出吧。”天子的金花银,一年有100万两。
高国对欲言又止,看看吴王。吴王也是欲言又止。吴王是内务府总管,管着皇帝的内努使用。
雍治皇帝的笑容慢慢的淡了,沉着脸,厉声问道:“怎么回事?”
吴王和高国对都跪下来。吴王艰涩的道:“陛下,前者甄家所欠内库两百万两白银,而今还没有上交。本来是规定分数年还清。现在只交了5万两上来。”
雍治皇帝眼神骤然的冷下来。(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四百九十九章 贾府家宴
甄家的家主甄应嘉于雍治十一年被调离金陵,卸任内务府江南织造郎中一职,“升任”广……东布政司右布政使。自此江南第一世家,烟消云散。
而内务府相当于秦汉的少府,是天子的私库。甄家因为接驾,在江南织造任上亏空两百万两白银,实际上是欠天子的钱。
因为甄家的大姑娘是太子妃。甄家老封君与太上皇关系密切。天子还是给甄家留了面子。当时在追查、清欠的大背景下,只是将甄应嘉调离,命令甄家分期还款。
雍治天子还惦记着甄家每年贩运私盐数十万两银子的收入。肯定可以还清欠款。但,到如今已经有两年的时间,甄家欠天子的内帑的钱还没有还。
这是几个意思?
雍治皇帝如何能不怒?
“查!”
…
天子罢甄应嘉的官职,查抄甄家的命令很快就传到军机处,继而传变整个朝堂、京师。
国库因供应西征大军,没有多余的余力去奖赏西南开疆拓土的将士。天子的内帑,却因为甄家还差200万两白银,刨除各种支出,其实没剩多少。天子收入高,花销也大。
现在,差不多就等着抄甄家的家产来弥补窟窿。
第二天上午,锦衣卫缇骑带着圣旨,出京城,南下金陵。要论抄家,锦衣卫才是个中好手。不少人仿佛看见前明时、国朝初年的特务统治时期:缇骑四出!
整个朝堂十分安静,对此没有异议。不久前,敢于直言,维护道统、规矩、礼法的硬骨头的正人君子、言官们都被清扫一空。现在,谁会为甄家冒头说话?
接圣旨的是南京都察院左都御史张经纬。他将作为明面上的抄家负责人。
…
甄家与贾家是世交,虽然现在已经切割,但甄家被抄家,还是引起贾家的关注、讨论。
十九日的傍晚,贾母在府中设宴,为贾政践行。明天,政老爹就将启程,前往福州,担任福建提刑按察使司副使、提学大宗师。简称提学副使。正四品。
贾母上房,花厅中摆了五桌酒。小儿手臂般的粗的蜡烛点了数排,长长的木架子,将花厅中照的灯火通明。
座中陈设,名贵异常。尽显贾府百年世族的富贵风流之韵。贾母又将她最喜欢、珍贵的一副“惠纹”璎珞,共十六扇摆开,可见她心中之欢喜。
贾母居东而坐,坐在透雕夔龙护屏矮足短榻上,榻上的一头设有一个极轻巧洋漆描金小几。几上放着茶吊、茶碗、漱盂、洋巾之类。又有一个眼镜匣子。
奢华之处,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