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北坊里的薛家屋舍布置很简单。薛家也就是二十来人,布置起来很仓促。很多用具并没有从贾府带过来,再者,本来过两日也是要回贾府去住的。
宝钗在自己的屋里,看着莺儿、香菱、文杏整理着她明天要穿的大红色的婚服,心中有着难言的情绪在不断的漂浮着。
她想嫁,而今到了出嫁的前夕,又有别样的滋味涌上心头。少女时代的一幕幕涌上心头。
不知道过了多久,莺儿提醒道:“姑娘,你该睡了。明日要早起梳妆。”
“嗯。”宝钗应了一声,脱衣睡觉,丫鬟们灭了灯,悄然的退出去。皎洁的月光落在床头。宝钗轻轻的闭上星辰般的明眸。
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
雍治十三年,六月二十八日,立秋。夏末秋始。
三书六礼的流程早就走完。现在只剩下迎亲。上午佳时,贾环穿蟒袍,戴桂冠,在一众同学、同年、朋友的叫好声,簇拥着,骑马前往京师南城东北角的崇北坊。
队伍浩浩荡荡。一行人出荣国府,宁荣街,四时坊,从宣武门里街出宣武门,过正南坊,正西坊,正东坊,到崇北坊。
崇文门外,是天下商旅汇聚的繁华之地。一处三层楼高的酒楼雅间之中,窗户打开,露出一张清丽娴雅的脸蛋,美丽无端。
她看着吹拉弹唱的鼓手们簇拥着迎亲的队伍进入崇北坊,为首的青年骑在一匹枣红马上。
泪流两行。
这个美人正是京中第一名妓,苏诗诗。她的丫鬟丹儿撅起嘴道:“姑娘,你别哭啊。”
贾探花今日成亲,早派人给姑娘下了一张请柬,而这张请柬,收到比没收到更让人伤心。姑娘就是在哭这事。至于成亲,她家姑娘自不会奢望正妻之位。
苏诗诗呜咽的哭出声来。从别后,忆相逢,几回梦魂与君同。金陵种种如云烟,只是,那一首传唱天下的一剪梅怎么会是云烟?此时凭谁诉?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
崇北坊的薛家,一路上有诸多伴郎陪着,很顺利的抵达宝钗闺房门前。
薛家来的宾客中有人起哄,道:“探花郎是本朝诗词名家,今日大喜,迎接新娘子,如何不赋诗以叩门?”
贾环的诗才,闻道书院的一干同学,一帮同年,都是深知的。不少人跟着起哄。大师兄公孙亮一身玉色长衫,身姿修长,丰神俊朗,哈哈一笑,道:“贾师弟,出作品吧!”
厅中,周围起哄的人群顿时渐渐的安静下来。
贾环哭笑不得,这是连伴郎都反水了,幸好他来之前早有准备,吟诵道:“愿与卿结百年好,不惜金屋备藏娇。一似碧渊水晶宫,储得珍稀与奇宝。”
“好!”
宾客们大声交好,更是嘻嘻哈哈。这首诗的意思很有趣:我已经把金屋准备好,就等着新娘子入住。并且将新娘比作稀世珍宝。
金屋藏娇在后世有一个纳妾、养情人的意思。但是,汉武帝当年的回答可不是这个意思。陈阿娇是正儿八经的皇后。这个典故,贾环并没有用错。
范锡爵起哄道:“贾探花,似有未尽之意,还请再赋诗一首。”跟着来的江西士子、南直隶士子,纷纷起哄。这全部都是今年要授官的进士。阵容鼎盛。
庞泽、卫阳、许英朗几人纷纷笑道:“子玉,这当口,可不能要我们代做诗词。”
贾环无语的摇头,再吟诵道:“欲题新词寄娇娘,欢声起罢半微茫。我有相思千般意,百磨不灭铭肝肠。”
“好。”再一次的,各种叫好声此起彼伏。这一首,明显是现作的,而且,满足大家起哄的愿望当然是想听一下新郎官此时的心情。前面那首诗,好是好,但是感情还不够炽烈。
这一首就差不多了:我有相思千般意,百磨不灭铭肝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