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陈镇比他更狠,更敢要高调!
陈旭聪明的体会到了温润要钱的目的,一个是为了他鸣不平,另外一个就是想名正言顺的要钱给他花。
他在舅父家是过得很好,拿着跟舅父一样的份例,每个月都有三百两银子的零花。
滇南王给他的份例也是如此,一个月三百两银子。
而世子是有俸禄的,比照滇南王的俸禄减一半来发放。
毕竟他是世子还不是滇南王,所以减一半。
这样加加减减,每一个月他有一千两左右的银子的份例银钱。
可这地方是什么?这里是京城啊!
一千两银子给一个世子爷花销一个月,先不说面对各种交往要花的钱,就是身边伺候的人,各种随手打赏的银子,就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哪怕舅母每一个月都偷偷的贴补他一千两银子,他也花的十分捉襟见肘。
作者闲话:
江湖现在在家治病,嗯,跟当大家闺秀似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见不得风,也不能受凉,洗脸都得用热水,唉!大家多多注意啊,别跟江湖一样。
第359章滇南王的提亲
可是京城里,什么东西不名贵?
哪怕舅父舅母替他张罗打点各色走礼,基本上都是镇北侯府在出,可他总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
这到底不是他的家,不是他的银子,不是他的东西。
那点俸禄够干什么的啊?
至今为止,他都没有买下哪怕一件名贵的东西,因为根本没那么多钱。
就说今日乔迁之喜,虽然他送了东西,早早的过来了,那些玩意儿其实也不值多少钱,却是他这些年积攒下来的银子置办的,别的都是舅父准备好了送来的东西。
陈镇作为镇北侯,他送了大将军府一太平玉盘,是一青白玉的摆件,这个东西最少也得价值五千两银子。
正所谓“黄金有价玉无价”,何况这直径有成年人半个手臂那么长的玉盘了。
底座就是黄金打造的,也有个名头叫“金镶玉过太平年”。
这是陈镇对大将军府的看重之意,除此之外,还有两件陪衬的小玩意儿,也价值不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