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这次连顾建国都惊讶了:“第一个,其他生产大队都还没来吗?”
&esp;&esp;那人愁眉苦脸:“可不是吗,听说是地里头收成不好,昨天又下了雨,更不会来了。”
&esp;&esp;收成不好?
&esp;&esp;瘪老刘与顾建国对视一眼,想起村里头压得枝头沉甸甸的稻穗。
&esp;&esp;两人心底琢磨着,其他大队就算收成差一些,也比去年好很多,难道是饥荒狠了,想拖延时间晚一些交公粮?
&esp;&esp;瘪老刘以己度人,觉得很有可能。
&esp;&esp;验收的人熟门熟路的往袋子中央一捅,金黄色的稻谷顿时滑落出来。
&esp;&esp;他手指一捻,见谷壳很容易就脱落,再看稻谷饱满光泽,顿时满意的连连点头。
&esp;&esp;每辆车上每一袋粮食都被检查完毕,才能开始称重,称重的水分多,少不了扯皮。
&esp;&esp;顾明东在后头看着,总算明白往年交公粮为啥要大半夜起来,这可真是费时费力的活儿。
&esp;&esp;猛然,他瞧见粮站门口站着一个熟人。
&esp;&esp;对方显然也看见了他,似乎不太确定,又往他身上看了好几眼。
&esp;&esp;两人视线一碰,很有默契的当做不认识。
&esp;&esp;老刘的地位还不算低,他低声对身边的验收员说了几句话,验收的速度就变快了许多。
&esp;&esp;瘪老刘还担心验收的人为难,谁知道今年这人很好说话,也没死抠着分量,很快就给他开了单子:“大河村生产队,单子拿着,这可别丢了。”
&esp;&esp;瘪老刘自然满口道谢,忙不迭的收下了:“没想到这么快就弄完了,还以为怎么样都要弄到天黑了。”
&esp;&esp;“怎么感觉今年这验收员特别好说话?”
&esp;&esp;顾建国看了看社员,喊道:“交完了公粮,大家伙儿要不要在镇上逛逛?”
&esp;&esp;难得来一趟镇上,就算手里头没钱大家伙儿也想逛。
&esp;&esp;于是约定了大致的时间,社员们一个个散开了。
&esp;&esp;顾明东跟顾建国说了一声,带着弟弟循着记忆往顾家姑姑的家走。
&esp;&esp;原主也没来过几次顾姑姑家,幸亏顾二弟记路有一手,带着顾明东绕过弯弯曲曲的小巷子,在一栋破旧的家属楼前停下来。
&esp;&esp;顾明东抬头看了一眼,是极具有年代特色的筒子楼,一层公用一个厕所,房间最大两室的那种。
&esp;&esp;“204,就这间。”顾二弟咚咚咚跑上楼,伸手就敲门。
&esp;&esp;204的房门没开,隔壁倒是探出一颗脑袋来:“你们找谁?”
&esp;&esp;“大嫂,我们是顾秀秀的侄子,今天特意过来看看她。”顾明东笑着说道。
&esp;&esp;那女人眼底闪过一丝惊讶,上下打量了他们两眼,见他们俩两手空空便面带不屑。
&esp;&esp;“你们敲门也没用,家里就老孙在,他都那样了,哪能起来给你们开门。”
&esp;&esp;顾二弟听得一头雾水:“什么意思?这个点我姑父在家?他在家怎么不给我们开门?”
&esp;&esp;顾明东却敏锐的察觉几分不对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