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一代一代春天 > 第17部分(第2页)

第17部分(第2页)

(1)王修微的才情

王修微,名微,字修微,自号草衣道人,明末广陵(今扬州)诗妓。唐代名妓在才华,而明末名妓在性情,“秦淮八艳”的可爱,自然也并非当今的“三围判词”,而是领导文艺复兴个性解放的时尚潮流。

修微死后,有嘉定才子李宜之,竟作《哭修微》绝句百首,西园老人李期叔《南园旧话录》云:“(宜之)与修微离合因缘,见之古律词曲,皆有题署。”王自立研究员考证:“世祖(顺治)曾于海淀觅其参定秣陵春曲,问寓园主人何姓名。祭酒吴伟业以嘉定生员李宜之对,而宜之已前卒。”可见吴梅村与近邻李宜之是熟悉的,自然知道其恋情。

李宜之,不过是王修微人生恋情的一个插曲。

在当时,王修微是明星“大腕”,文坛领袖钱谦益赞曰:“天下*佳丽,独王修微、杨宛如与君(即柳如是)鼎足而三,何可使许霞城、茅止生专国士名姝之目。”王修微也非浪得虚名,曾编著有《名山记》《樾馆诗》《宛在篇》《未焚稿选》《远游篇选》《间草选》《期山草选》《浮山亭草》等诗文集,当时山中宰相、隐者陈继儒(眉公)评价:“修微诗类薛涛,词类李易安(李清照),无类粉黛儿,即须眉男子,皆当愧煞”,“修微诗词娟秀幽妍,至于排调品题,颇能压倒一座”。

湖北“竞陵派”诗人谭元春的《期山草小引》是明代小品文翘楚,谭又是王修微情人,所以为王修微诗集《期山草》所作的序言更是激情澎湃:“诗有巷中语、阁中语、道中语,缥缈远近,绝似其人”。世称“钟谭”的钟惺在其所编的《名媛诗归》中对于王修微也有高评:“其诗娟秀幽妍,与李清照、朱淑贞相上下。”

谭元春,字友夏,湖广竟陵(今湖北天门)人,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乡试第一,与钟惺同为“竟陵派”创始者。

一代画师、功成名就的董其昌为《樾馆诗》作序时,以唐朝诗妓薛涛与高骈相失而作《十离歌》的典故,将王修微与唐山夫人、卓文君相比较:“当今闺秀作者,不得不推草衣道人。观其新集,如《贻桐纳》五言古四篇,绰有韦司直之古淡,而《代陶琴》《代庄蝶》等命篇,亦复独创。大都闺秀之诗,虽饶于才致,而俭于取境,未有若道人之凿空者,岂直缘情绮靡,为宛转之歌《十离》之什已耶?吾又闻道人竖精进幢,被忍辱铠,师月上而友南岳,不欲仅以诗人传,何论唐人、文君。吾过矣,吾过矣!”

钱谦益编辑《列朝诗集》,更是异乎寻常地编录王修微诗作达59首之多,高中“闺媛典之闺藻部”魁首,可见王修微之才华确实迷倒了钱谦益。

王修微曾在《樾馆诗》自序中说:“生非丈夫,不能扫除天下,犹事一室。参诵之余,一言一咏,或散怀花雨,或笺志水山。喟然而兴,寄意而止,妄谓世间春之在草,秋之在叶,点缀生成,无非诗也。诗如是,可言乎?不可言乎?”

钱谦益之所以给王修微做广告,在《初学集》中有透漏:余尝与河东君(即柳如是)评近日闺秀之诗,余曰:“草衣之诗近于侠”。

《初学集》“牧斋与姚叔祥共论近代词人七绝十六首”中,第一一首云: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2。草衣道人王修微与妙玉的惊人雷同(2)

不服丈夫胜妇人,昭容一语是天真。

王微杨宛为词客,肯与钟谭作后尘。

王修微是钱谦益的媒人,而钱谦益也视为知音!

可见,王修微是秦淮八艳的承上启下人:“前生”是马湘兰薛素素冯小青,“后世”是柳如是顾眉卞玉京等人。

(2)王修微传奇

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闰集》“草衣道人王修微”条云:

微,字修微,广陵人。七岁失父,流落北里。长而才情殊众,扁舟载书,往来吴会间。所与游,皆胜流名士。已而忽有警悟,皈心禅悦。布袍竹杖,游历江楚,登大别山,眺黄鹤楼,鹦鹉洲诸胜,谒玄岳,登天柱峰,溯大江上匡庐,访白香山草堂,参憨山大师于五乳。归而造生圹(活人墓地)于武林,自号草衣道人,有终焉之志。偶过吴门,为俗子所嬲,乃归于华亭颍川君。颍川在谏垣,当政乱国危之日,多所建白,抗节罢免,修微有助焉。乱后,相依兵刃间,间关播迁,誓死相殉。居三载而卒。颍川哭之恸。君子曰:“修微,青莲亭亭,自依污泥,昆冈白璧,不罹劫灰,斯可为全归,幸也!”修微性好名山水,撰集《名山记》数百卷,自为叙以行世。

王修微《宛在篇?自叙》中说:“嗟乎!我所感存亡生死之变多矣!造化七尺相拘,而不能捐笔焚研,忏除绮语之业,犹沾沾向蝉鸣蚓窍中作生活耶?秋水浩淼,风露已盈,苟复有情,谁能遣此?”

吴梅村的弟子朱彝尊在明代诗歌总集《明诗综》的《修微小传》中却说:“初归归安茅元仪,后归华亭许誉卿,皆不终。”

可见钱谦益对王修微的婚恋作了春秋笔法删改。

茅元仪,字止生,号石民,又署东海波臣、梦阁主人、半石址山公,浙江归安(今浙江吴兴)人,出生于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自幼“喜读兵农之道”,初为兵部右侍郎杨镐幕僚,后入兵部尚书孙承宗幕下,曾助袁崇焕固守宁远,也是个“才气蜂涌,摇笔数千言”的著名儒将,并撰《武备志》《督师纪略》,杨宛叔比王修微先跟了茅止生,“止生重其才,以殊礼遇之”。可见,王修微并非茅元仪的最爱,而且茅元仪“喜读兵农之道”,好似潘巧云因为丈夫杨雄因业务繁忙才和和尚偷情,这杨宛叔也是红杏出墙的圣手,但“止生以豪杰自命,知之而弗禁也”,可见也是*人士。

王修微虽然得不到茅止生的珍爱,但并非“拾到篮里就是菜”之俗流,离开把自己赎出妓院的茅止生后,王修微游历湖北、河南、江西,后来以杭州为主要定居地。

王修微嫁茅止生的,大概在万历四十五年丁巳(公元1617年),有和秦淮河畔妓院杨宛叔初识诗为证,并“义结金兰”,成了“女兄弟”。

万历四十六年戊午(公元1618年),从王修微与杨宛分别诗可见,王修微与茅止生婚期很短,估计也就是茅止生把她赎出而已,并没有产生感情,只有感恩。

万历四十七年己未(公元1619年)秋天,王修微与还没有高中乡试第一的谭元春相逢于西湖,一见钟情,从此王修微对谭元春痴恋十年红豆相思,可谓“*,一生叹”!

从《谭元春集》中的《过王修微山庄》《答修微女史》《在钱塘、吴兴间皆逢王修微女冠,每用诗词见赠,临别答以六章》可见王修微“爱书”,“罗敷有夫”,“一见钟情”。

《过王修微山庄》:“绿溪天外没,宜有是人居。残叶埋深巷,新窗变故庐。心心留好风,夜夜抱奇书。女伴久相失,荒村独晏如”。。 最好的txt下载网

2。草衣道人王修微与妙玉的惊人雷同(3)

《答修微女史》其一:“霄灯晓火共西湖,船隔书声听又无。归后忆君先忆此,春晴春雨长蘼芜。”

王修微则以诗作《次友夏韵》和《送友夏。友夏赠诗有“天涯流落同”之句》回应谭元春《在钱塘、吴兴间皆逢王修微女冠,每用诗词见赠,临别答以六章》一诗:

去去应难问,寒空叶自红。

此生已沦落,犹幸得君同。

这年冬天,王修微与谭元春分别,王修微创作了不少苦诗,其中有《西陵怀谭友夏》:

西陵桥下水泠泠,记得同君一叶听。

千里君今千里我,春山春草为谁青。

吴梅村:“可怜千里草”,大概起源于此,而所写,却是董鄂妃与董小宛了。

公元1620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