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随着朱元璋征战四方的老将军们渐渐老去,步入晚年岁月。
自从得知大明即将发动大规模北伐计划起,许多人内心早已激动不已。
对多数人而言,这可能是他们最后一次上战场拼搏。
数以万计的大军远赴千里之外,清除异族。
没人希望错失这份荣耀。
朱桂轻轻清了清嗓子,目光扫过面前一众将领。
最终落在了朱允熥身上,“不仅仅是大同府,九边所有军镇,此时也都充满了参战的想法。”
蓝玉又一次发言:“臣不追求功勋,只希望能投身战场。哪怕是为大明献出生命,也心甘情愿。”
“臣也是一样的想法。”
侧殿中,响起了一片附和声。
朱允熥目光闪动着,慢慢地站了起来。
这里的将领都是军中重要人物,他们的请求,朱允熥不能轻视。
朱允熥走到蓝玉跟前。
像今天上午在城里见到对方一样,他弯腰扶起蓝玉。
“各位向战,我十分欣慰。”
朱允熥开口道,“此战胜负全仰仗诸位,究竟哪支队伍将作为先锋前往北地,又有哪支队伍,负责留守保障物资跟基地,朝廷会慎重考虑,老将是我朝基石,青年乃大明希望。”
“依我看,此次北征草原应老少兼顾,才能保证我朝长盛不衰。”
朱允熥讲了许多,但实际上没有明确表示什么。
蓝玉十分纠结。
朱允熥的意思很明显。
朝廷会让所有老兵参战。
究竟哪些人能上战场,还得听朝廷安排。
朱允熥注视着蓝玉,“草原辽阔,而大明之外也有广阔天地。此役结束,并不是大家就能解甲归田享福去了,若计划顺利,接下来还要持续用兵,为大明开创辉煌盛世。”
说完这番话,朱允熥便开始绕行在老将中。
每经过一个将领,他都会伸手示意起身。
接着,他对这些人说道。
“我希望不论是前线还是后方,都要慎重行事,以免无谓牺牲。即便是在家乡训练新兵,亦要尽心尽力,日后依旧会由你们带领他们保卫大明。”
话语落尽,朱允熥重新坐回到原来的位置上。
神情庄重地看着众人,“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