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穿越永乐年间的 > 第309部分(第2页)

第309部分(第2页)

徐虎如愿以偿的进了三湘商行的泥灰场,不过他并没有被分到窑场,而是被送到潇湘学堂培训去了,同样的,刘水芹也进了三湘商行的制品场,当然了,猪头没提过去,他们两位的父亲只是在一起喝了几杯,就把这事定下了,年龄还小,再过些时日提猪头也不晚。徐虎在学堂听到了以前从来没听过的东西。红砖为什么是红的,青砖为什么是青的。砖有的可以吸音,有的可以耐火,居然有种叫石棉的东西象棉花却不怕火。听了以后,徐虎也知道,自己以前没读书是多么可惜,招的伙计中,那些认得几个字的,明显的得到了先生和管事的赏识。

张狗儿也进了三湘商行的香粉店,不过同样的,他也被送到潇湘学堂去培训,和他一起的还有很多人,台上讲课的居然是长沙府的荣和堂的大夫,那人倒教会了他不少东西,此前只这是玫瑰香,那是丁香,另有的是麝香,那位大夫倒是让他知道玫瑰是什么样,麝长什么样。还讲了那些个香粉是怎么回事,植物,动物,这些个说辞更是他没听过的……

潇湘书局的生意已经交给郑春打理了,所以很有意思,父子两坐下来谈生意,郑春倒是很负责,没有因为是自家人,而有所异动。他老爸也是生意人,所以两人谈的只是怎么利用郑家现在的网络大家一起来做书的生意,另外就是,郑春很老实的和他父亲讲了,按东家的财力和本事,可能一两年就会甩开郑家,如何让郑家搭上王动的快车,是郑家要考虑的事情。特别是王动提出很多非同寻常的生意方式,郑春在这个方面,倒是先向他父亲吹了吹风。

这是一个庞大的作者培养计划,还有专业性的编著书计划,这方面郑家是完全可以参与进来。比如,考虑到郑和下西洋,那么相应的介绍周边国家的书,目前还是空白,可以出钱请人来写,比如,王动是知道郑和今年会开四夷馆,这是个外国语学院,所以,相面的书教材也要印,特别是王动参与到郑和下西洋后,对外文的书和字典的要求要增大,王动也一定会推动这个市场,这是个生意,也要人来编写,特别是外文字典这种书。比如《水浒》《三国演义》已经成书了,王动还不知有没有被大量印售,这些书远远比名人的诗集文存有市场,同样的,这样的写小说和志异的作者还有很多,书局可以扶植培养……

船行江上,入夜,很多人都已经休息了,王动与焦玉在商谈火器一事,回到京城,不管王动会不会去面圣,但焦玉一定是要向皇上汇报一下筹备情况。从工部和内府要的人,他已经列了个单子,交给王动看了,这会他正在庆幸,临到老,居然又要舞大刀,还能演黄忠。

“静之,若不是你那个提案,怕是火炮一事要送交阉人手上了。”焦玉感叹。

原来在京城考察团回去后,围绕着王动和王动的火炮,京城里热闹了起来,工部和内府的工匠们被集中到了一起研究王动提供的图纸,虽然当初去桃江的人手一份,但到了京城之后,永乐帝按着焦玉的提示,把图纸全部收了起来,只太监杨成手上有一份,今日这集体研究,也就是拿了他手上这份图纸。

集体研究的结论是,应该能制,但所费甚巨。专家就是专家,一提到怎么制的时候,集体失语了,一定要王动的数据才可以,不然瞎子摸象,不知哪年才能把这火炮仿制起来。杨成听了也是很恼火,不过很快的,他就弄了一个兵仗局火炮司的方案出来,拟筹备一个火炮司,把王动吸引进来做个主事,从事火炮研制和生产。

杨成没有想到的是,焦玉在王动的帮助下,一个更为详细的方案出来了。不是火炮司,而是枪炮局,下设生产,研两大部门,又分为了枪,炮和弹药三个工厂,同时还涉及矿,冶炼,及船用,城防用,步军和骑兵用三大方向。杨成的方案只是自己抓住一个制器,而焦玉的这个方案,从研,到生产,到使用全都考虑到了,把永乐看的心花怒放。马上喊焦玉过来问话,焦玉这会已经是胸有成竹,一一应答,龙颜大悦,当下命令焦玉主办此事,同时命令内府和工部协办,协办主要是出匠师,户部拨银,然后让重新选址。至于王动,永乐的意思是先让王动做个供奉,相当于做个顾问,具体怎么用,焦玉自己去琢磨。焦玉得了御批非常高兴,他年事已高,让他主办,提都没提杨成,也没提工部大员,皇上的意思看来是要他扶持王动,工部和内府的兵器局和兵仗局,主事的都是六品官员,皇上在用人上也是放宽,官职可以不给,但可以按着不同的级别给待遇,最高放到五品,这算是皇上特批。焦玉马上文到长沙府,要王动带一干匠师到京城商讨火炮司筹办一事。同时永乐也是心急兵事,这才有了,让王动婚宴之后,即刻进京的御旨。

“静之,我拟了个名单,这些人都是兵器局和兵仗局的匠人,然,单单这些人怕是不够,还需从一些民间的匠器坊招些人手。”

“焦伯爷,静之以为不只是匠师,军中还需要有人一起才可,军士懂什么样的兵器称手好用,将军也知如何置军,两相配合,方可制出利器。”

“静之言之有理。”

………【第三章 金陵烟雨 第二节 掌柜进京 二】………

烟花三月下扬州,倒不是说一定要在三月,但确实是告诉你,大致这个时节到江南是最有价值。一是颜色,新绿,嫩绿,能让人感觉到新的生命,新陈代谢,充满着希望,花,春天,从初春的小花到此时的百花鲜艳,正是红绿相映的时候,二是风,湿湿的风,如恋人的手轻轻的指过你的面颊,轻轻的撩起你的衣裳,可以去体会长随风飘逸的感觉,但那风又是那么的温馨。三是吃,鲥鱼入江了,鳜鱼肥了,河豚跃跃,还有各种野菜,香椿,马兰,荠菜,地皮菜太多了。

王动站在船头,风并不凉,反吹的身上很舒服。

“王大哥,进来吧,江风伤人的。”张萍出来找王动,边上绿柳则拿了件衣服出来。

“还好,吹的很爽唉!”王动回她们,他喜欢这种湿湿的空气,这是典型的梅雨季节的感觉,这是王动家乡的感觉。

刘秀珠没出来拉他,她知道,王动现在的身体,这点江风应该顶的住,那些内功的心法,王动已经有点小成了,看他的气色能看出来,还有晚上睡一起的时候,听他的呼吸就知道,王动已经不是一个普通人了,算是个练家子了。

王动这船上有两层,很大,甲板以上住的是王动夫妻四人和张晋湘等家人,甲板以下共两层,最底下那层是货仓,上面一层是可住人的船舱,杨刚,廖管家等人,还有船夫住在这层。

在王动来看,这船已经很大了,毕竟后世他没怎么做过船,有做过也是小渔船。客轮,邮轮有见过,没坐过,明朝这么大的木船,他还是觉得很新奇很大。

一问杨刚才知道,这船是战船福船改装的,放在整个大明朝都算是大的船了。不过比起郑和的宝船,这个又小了。原来杨刚听说过,太湖分舵的船常遇到宝船,运粮的漕船居然够不到宝船的甲板。其实这只是杨刚道听途说的,后来王动到了京师的造船厂才知道,原来他坐的这个福船改装的客船也够不到宝船的甲板。

过了九江后,王动的心情越来越激动了,别人还以为是王动因为得到焦玉伯爵大人的赏识而兴奋,因为能到京城参预军械事宜而高兴,当然这会作为他的亲人,有的则以为王动可能是因为回故乡而开心。

“王大哥,我以前坐着小船在湖里采过菱角。”

“你一人吗?”

“不是了,有个渔娘划船。”

“下次我们也去采菱角,我来划船。”

“王大哥,你会水,你会划船。”张萍儿有点奇怪。

“会一点,师傅有教过!”感谢上帝,感谢我万能的师傅……

陈泽被留在了武昌,没别的,过几天,张浩要到武昌,两人将按着岳阳楼的规划,把黄鹤楼也包装一下,把黄鹤楼所在的街区也好好整一下,再弄一个步行商业街出来。这事已经得到了楚王的大力支持,当然了,他是不会落空的,以后抽的税,他将有份,本来他就是那街上最大的地主,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