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听着鲧好像在说遗言,焦急说道:“父亲,吾这次是来帮您的,只要吾想出治理好水患的方法。
汝定能回来与母亲团聚的。”
鲧摇了摇头,沉声道:“吾大限将至,命不久矣,莫要哀伤。”
“不。。不会的,吾这就去找老师救您。”
禹焦急的说道,然后就想去找赵公明。
结果手却被鲧给拉住了,撑起身子严厉说道:“吾这残躯,岂能让仙师费心?生老病死乃是天数。
汝若认吾这个父亲,便听吾的。”
禹见鲧如此坚定,也只能含泪应下。
鲧松开了禹的手,突然直立了起来,整个人面色红润。
他知道,这是自已父亲的回光返照,心中苦涩难以言表。
但是鲧却仿佛解脱了一般,笑道:“吾儿不必如此,刚刚汝说要治理水患,解救为父。
吾甚感欣慰,但汝的目光不应放在吾一人之身上,应当将其放在黎民百姓之中。”
禹眼眶含泪,点了点头。
“谨遵父亲教诲,吾往后定以解救人族为已任。”
鲧笑了下,随后指向一旁的草堆,让禹将里面的东西拿出。
禹依言走到草堆旁,从中翻出一大堆的兽皮和龟甲。
上面刻满了密密麻麻的文字。
鲧则是在一旁开口解释道:“上面记录着各地水患情况,还有吾治理之时的心得,还望以后对汝有所帮助。”
禹闻言郑重的将其收纳好,好以后认真研读。
随后鲧就开始给禹说明水患地区的情况,和洪水的流向。
还有如果遇到水灾,该如何帮助灾民避险等知识。
直到鲧的脸渐渐苍白,才嘱咐道:“治水之路艰难,汝需心怀天下,莫要辜负人族期望。”
话落,鲧的脑袋就慢慢低下,在无声息。
“父亲!”
禹悲痛万分,但想到父亲嘱托,眼神重新变得坚定。
在安置好鲧的尸身后,禹离开茅屋,踏上归程。
途中遭遇暴雨洪水,许多百姓流离失所。
禹运用所学知识救助灾民。
看着眼前受灾的景象,他深知,治水大业刻不容缓。
在亲身走完所有水患地区后,他便加快脚步向着平阳赶去,准备向舜毛遂自荐,开启真正的治水征程。
。。。。。。。
平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