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终于问到最关键的问题:“王爷准备让天行继任土默特汗位吗?”
翟哲猛然坐起来,盯着乌兰问:“你怎么会有这个想法?”
乌兰似乎被惊吓到了,站直身躯。天下的母亲都有一样的心,她以前没有想法,但随着儿子逐渐长大,她的念头渐多。翟天健世子之位稳固,她在大明没有根基,听说了那些皇子争位的残酷后,如果能让翟天行继承草原土默特汗位,似乎是最好的选择。
俄木布汗即使能从盛京逃出来,也基本上丧失了继续登上汗位的资格。
才消失的不舒服重新回到心头,翟哲道:“我的儿子,我会有安排!”
他从椅子上站起来,到:“你想得太多了,我怎么会亏待我们的儿子!”
乌兰感觉到他的不悦,不再多言。
两人就这样一直保持沉默,享受着春日的阳光。翟哲的心境重新平静下来。
晒了半个时辰的太阳,他走出西院,突然感觉自己有些孤独。
乌兰的问题正是他近日一直在考虑的事情。
蒙古人现在很虚弱,但河套之战后,蒙古将决出一个王者。要么是额哲重新踏上王霸之路,要么是漠东蒙古彻底消灭蒙古的大汗。
他看好额哲,额哲是有本事的蒙古大汗,只是比不上皇太极和多尔衮这样的人杰。更何况,还有左若相助。
蒙古要是失去控制,满清不是断去一臂,是掉了一条大腿了。漠东蒙古战败,满清朝廷一定会生出是否要放弃关内的争吵,而且必须要抽调八旗人马回辽东。
额哲会为多尔衮再开辟一个战场,所以,即使因此丢掉才收复的陕西也是值得的。因为,失去的土地,还能夺回来。
独自行走了许久之后,翟哲向自己强调:“土默特蒙古已经亡了!”从皇太极囚禁俄木布汗时起,土默特就不存在了。
土默特是他分裂乃至控制蒙古的关键,分封是最愚蠢的方式。
满清为了控制土默特,囚禁了土默特汗王,分裂土默特部落。蒙古部落分裂的越散,对满清或者大明越有利。
第678章 新户部
春雨连绵,南京城的青石街道被清洗的干干净净,凹坑处有些积水,甚至能倒映个人影出来。
会试刚刚结束,朱之瑜乃是当朝大儒,由他当做主考官,天下没有异议。只是听说隆武帝身体一直不好,摄政王又不愿主持殿试,这可能是士子们心中为数不多的小遗憾。
秦淮河被荒废了,还有玄武坊。繁华的六朝古都总少不了玩乐的地方。士子们有人兴高采烈,有人愁眉苦脸,都在等候恢复科考后第一任状元出炉。
只有偶尔出现在南京街道风尘仆仆的信使,昭示各地烽火未熄。
春耕刚过,户部尚书宗茂主持在两浙盐场变“煮盐法”为“晒盐法。”户部的第一刀砍向大明油水最足的盐政。
从户部传出消息后,南京城内有无数人为盐政改制弄得睡不着觉。
一辆被门帘遮挡的严严实实的马车在潮湿的街道上穿过,拉车的马匹甚是神骏。
江南缺马,几乎所有的战马都用在军中,南京城的官员喜欢坐轿,很少乘马车。马车出现在南京街头,盐商们立刻知道亲自去浙江盐场考察的宗茂回来了。
“煮盐法”为“晒盐法”的优劣不值一辩。简而言之,晒盐法利用海风和日照蒸发水分,煮盐法用铁团木柴煮海水得盐。
如今南京朝廷尚未控制大明全境,各地私盐泛滥。盐商拿盐引从两淮盐场领取的“煮盐法”所得的食盐,成本奇高,无法与私盐竞争,宗茂此举策一出,立刻得到盐商们一致拥护。
宗茂再两浙盐场盘桓十几日,回到南京城次日便前往摄政王府觐见翟哲。
辰时,那辆标志性的马车行走到摄政王府门前。
侍从把他引入翟哲的书房时,那里已经有了一个人,正是吏部尚书马士英。没想到有人比他还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