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夜明前的琉璃色卷心菜 > 第255部分(第2页)

第255部分(第2页)

正白旗的白甲兵护送清廷摄政王走进安静的大同城。街道上的尸首已经清理于净;房屋燃烧留下的废墟还在那里。多尔衮驻马登上大同城头环走一圈;四周视野开阔;四面城外的兵营都展现的眼前。

“好一座大同城”

他赞叹;他叹息。可他征服天下的梦想;因这座坚城而破灭。

“将此城斩首;以震慑天下汉人之心”

跟在后面的阿济格有些懵;问:“把此城斩首?”

跟在后面汉人马国柱很快明白过来;但他不敢抢阿济格的风头;所以不敢答话。

多尔衮手指换扫一周;缓缓道:“将此城城头拆卸一丈”

原来是这样斩首阿济格这才明白多尔衮的意思;答道:“”

大同城既下;山西大股义军从河南往湖广;只有少许疥癣之痛藏在太行山中。

多尔衮担心襄阳城被明军攻下;彻底失去湖广;有心率兵南下驰援;但八旗兵马在大同征战一年;人乏马疲;都不愿再往南方征战。

清廷唯一可用兵马只有吴三桂的关宁骑兵;在收兵的同时;他传令往驻兵在潞州的吴三桂;命其立刻率兵赶往南阳;驰援襄阳。

()

第527章 湖边酒

朝令从南京城出;如种子在各地生根发芽。

晋王封左若为安乡将军;统管襄阳战事。

逢勤为余杭将军;负责长江防线。但长江防线被化成两个防区;应天府、镇江府和太平府归南京总督金小鼎统一布防;常州府和松江府归逢勤管理。

安乡在岳州;余杭在杭州。这两地分别是左若和逢勤一战成名的地方。他二人仍然是翟哲的左右手;晋王不会让一边压制l住另一边。

湖广兵马多且杂;萧之言和车风才被调遣至荆州附近组建骑兵;忠贞营本部唯有翟哲和堵胤锡才能指挥。左若在襄阳城下能用的只有金声桓、张天禄、弓辰以及他本部人马。

襄阳城防坚固;守兵尚未见疲态;但襄阳在长江以南;清廷除非做好充足的准备;否则不敢派遣大军渡江。不过吴三桂率军到达南阳后;明军也不敢再到江北;清廷可以偷着运送一些补给给襄阳。

翟哲已经不再强求强攻襄阳;在湖广;他可以不胜;但绝不能败。

经过连续几年的大规模战争后;大明和清廷似乎在偶然中达成了默契;今年是休整年;战火也许仅陷与襄阳一地。当然;仅仅是也许。

苏州城外。

邻近太湖边浒墅关;有一片很偏僻的镇子;这里离吴县县城大约有四五十里路。

近两个月来;这座镇子突然变得热闹起来;听说复社四公子之一的方以智要在这里办堂。

江南名儒如过江之鲫;有一批随清虏往北京去了;有一批在剃发令中不屈而死;还有一批被降清案所羁;声名扫地。曾经的后期之辈;现在已是声名鼎盛。

其实方以智身上也有污点;但现在“顺案”已经没有人再提了。

只有方以智自己知道他到底有没有投靠过顺贼;所以他没有瞧不起任何人

堂初立;前来报名的人便络绎不绝;江南、浙江各地望族都在找关系把家中才俊往这里送。无他;因为方以智曾经在大将军府当做几年幕僚;还曾经是仅次于宗茂的人物。但堂尚未正式招收门徒;来人皆被方以智推走;只有十几个原本就跟着他和黄宗羲的少年每日在太湖边读书。

方以智很忙;这几年他一直隐藏在幕后;这一走出来;原先的朋友一个个来拜访。

一个人守不住一座城;一个人办不好一座堂;所以他为了做好这件事;先请来好友黄宗羲;其他朋友也来者不拒。

有人来道贺;有人来找门路;方以智也分亲疏;不可能都同等待之。

小镇里突然来了这么多有名望的人;吴江知县十天倒是有六七天呆在这里;一面是想借机结识诸多儒者;同时也在担心方以智挑出毛病。要知道;坊间谣传他本是江南总督的人选。

离小镇不远的地方正有一群泥瓦匠在修建校舍;工匠甚多;按照这个进度再有两三个月便可以完工。

小镇条件简陋;接待条件有限;关系不亲近人的无法在此地久留;更多的人居住在吴江县城;或者是苏州府。

客人来了又走;走了又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