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极品地主笔趣阁 > 第75部分(第3页)

第75部分(第3页)

在过去的这段时间里,游客们来到银杏村,除了自驾之外,只能是先搭乘班车到滇西县城,然后再换乘县城至玉集镇的乡间客车,费时费力。

交通的不便极大地制约了镜湖景区游客数量的增加,为了更好的服务游客,镜湖公司不惜花了不菲的价钱,租赁旅游公司的大巴,开通了姚州市区到银杏村的临时线路。

不过,由于临时线路运营困难重重,大部分游客要到镜湖景区还是相当麻烦,只能通过乡间客车通行。

如今,姚州市一把手发话,交通集团立刻开通了早晚四个班次的直达快班,不仅仅减轻了镜湖公司的成本负担,又可以极大地方便游客和村民!

姚州至银杏村的直达快班一开通,将会把往来姚州市区的时间缩短为4个小时。

当第一班直达快班抵达银杏村的时候,整个村子都轰动了!

对于村民来说,去一趟市区根本就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他们需要倒两次车,花在等车上的时间远远超过了坐车的时间。绝大多数的村民,一年也没有什么机会到市区,顶多就是在玉集镇、县城转悠转悠。

如今开通了直达快班,在方便游客的同时,也给村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在报道播出之后的第二天,苏阳就在例行的市委常委会上提出了这个问题,认为银杏村既然已经成为了科学发展观、新农村建设的典型,姚州市委市政府就必须紧跟中央的舆论宣传,工作不能滞后,更不能被动。

银杏村在央视露脸,对于姚州市委市政府的官员来说,也算是一份政绩,花花轿子人人抬,苏阳既然要改善银杏村的发展环境,从公共交通入手自然是在情理之中。

直达快班开通之后,惊喜还未结束!

2月10日,邮政局、邮政储蓄两家单位找到了银杏村村委会,说是根据上级的统一部署,决定在银杏村开设一个营业网点!

他们也没有浪费太多的时间,很快就租下了镜湖酒店裙楼一楼的一个铺面,开始进行装修。这也就意味着银杏村除了农村信用社之外,又将有一家金融机构入驻,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银杏村的竞争力。

银联公司也是适时地来到了银杏村,找到镜湖公司以及其他的农家客栈,开通POS机刷卡业务,让银联卡和信用卡可以在银杏村自由使用。

当然了,邮局的入驻,受益最大的莫过于‘银杏特产’!

在此之前,‘银杏特产’的网络订单都需要把包裹送到玉集镇上再中转离开,相当麻烦;而如今邮局进驻银杏村,可以减少萧月季等人的工作量,提高物流效率。

当然了,邮局和邮政储蓄的领导并没有想到,因为行政指令而设置在银杏村的网点在短短一年之内成长为滇西县业务量最大的网点,成为了业内明星网点。

紧接着,滇西县卫生局决定在银杏村设立一个小型卫生院,和萧家医馆形成互补,更好地为银杏村村民以及附近村寨的乡民服务。毕竟,传统中医在外伤急救、引产接生等领域还是力有未逮,适当地引入西医,也是在情理之中。

与此同时,滇西县教育局、姚州市教育局同时批复了银杏村关于扩建银杏学校的申请,同意银杏村筹集资金建设包括幼儿园、小学以及初中在内的综合学校,教育部门将会派出精英骨干教师,承担银杏学校的教学工作。此外,姚州市政府、滇西县政府也从财政拨款中挤出50万,用于银杏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

短短一个星期不到,萧风原以为需要三五年才能解决的诸多问题就得到了圆满的解决,这不得不让萧风感叹!

老大难,老大重视了就不难!

萧风也没有想到,央视的这个新闻专题居然拥有如此巨大的作用,成功地把银杏村树立成为‘科学发展观、新农村建设’的典型,使得银杏村在短时间之内赢得了大量的政策、资源倾斜。

可以说,央视报道的播出,让银杏村和镜湖景区的发展少走了好几年的弯路!(未完待续。)

【050章】 应聘面试(求订阅!)

PS:  PS:乡亲们周末愉快!

央视专题报道的巨大影响在持续发酵,各级政府不断有官员下来检查工作,对银杏村资源倾斜的手笔也是越来越大。

虽说接待上级官员有些繁琐,宴请喝酒都很累,但是萧晋旭颇有些乐在其中的感觉。

一来这些官员到银杏村,也不用到大酒店去准备宴席,家里的土特产也花不了多少钱;二来,这段时间银杏村拿到的各种好处可不少!

银杏学校获得了50万的资金,还有6名小学教师、18名初中教师、4名幼师编制,学校新址已经选定,预计在3月18日开始动工。根据计划,学校将会在2009年9月份正式投入使用,招生范围除了银杏村之外,还有附近的其他村寨。

建成之后的银杏学校将能够形成200名小学生、120名初中生以及50名学龄前儿童的规模,并且拥有足够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各种先进的教学、实验设备。至少在硬件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