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重:“我遍读史书,古人最聪明不过通过盐铁税,来解决财政困境。”
“粗暴如汉武帝的,就是直接抢富人的钱财去打仗。”
“然而这些手段,都算不得高明。”
“要说高明,还得是李家,还是得李家多年前的老祖宗所制定出来的这一套。”
“亲自下海经商弥补国库。”
“只是……”
“这下海经商也不是谁都能做的。”
“你得不能有太多的贪恋,试想想,若是李家贪财,把自己该赚的不该赚的钱,都收入自己的口袋,那如今的李家,还有可能存在么?”
“世人能如李家这般清醒的,不能说完全没有,但绝对少之又少。”
“大唐要想往更高的方向去发展,那么这对商业的处理,如何才能合理地控制商业,从商品交易当中获得税收,就是必须要学会的。”
“似乎过往的历朝历代,都更加偏向于重农抑商。”
“不过也可以理解。”
“毕竟这商人嘛,大多都狡滑无比,能偷税漏税的,肯定是绝不交税。”
“唯一能解决这个办法的,只有不断地发展科技,而且制定合理的制度,又或者是……”
“培养出一个李家,让李家支撑大唐财政税收的半壁江山。”
“我相信,大唐之所以能有如今这般繁华的景象,而且还能承平差不多二百年,绝对是李家的家主跟太宗文皇帝当初高瞻远瞩。”
“而且……”
“控制商业还有一个好处。”
李纯:“什么好处?”
李重:“自然是控制天下财富的分配。阿耶你试想想,若是一个普通百姓,每天都能吃饱饭,那他会想着要起义造反么?”
李纯:“自然是不会。”
李重:“那为何历朝历代,总是到了中后期,就会出现有百姓吃不饱饭,要造反呢?”
李纯:“无非是天灾,又或是人祸。”
李重:“那现如今,大唐天灾多么?人祸少么?”
李纯:“天灾不少,人祸也不少。”
李重:“那阿耶你觉得,如今的大唐百姓有想要造反的么?”
李纯:“额……”
“暂时看不到。”
“那是因为朝廷赈灾及时。”
李重:“赈灾及时怕只是一方面吧,而且赈灾及时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
“在我看来,百姓之所以不觉得需要造反,那是因为他们都知道,假若是家乡混不下去了,到别的地方,一样能吃饱饭。”
“而且……李家能让他们吃饱饭,这已经是深入民心。”
“那李家为何能让他们吃饱饭?”
“难不成……李家能印钱?还是李家能让天下掉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