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你用回收利用了一种东西,结果搞了个更难处理的玩意来了。你不在回收了个寂寞吗!
二、实验用到的实验步骤要尽可能的少。
三、所用成本需要尽可能低廉。
其实这两点能结合在一起去。简单来说就是要省时省力,本质上来说就是省钱!
而且这道题后面一个问就是通过滴定实验确定氧化铅的质量分数!
如果滴定实验两次成均成功的话,需要1g左右的样品。所以这道题考的东西太多了!
张尧简单梳理了一下,
一、需要自己完善实验方案。
二、通过自己完善的方案去制备氧化铅样品。
三、需要尽可能的节省样品。(做的好的话有隐藏分)
四、需要保证制备的样品足够实验。(如果你第三步为了节省样品,只做出很少的氧化铅样品,这里存在实验失败失败的可能。一旦失败再回到第二步可能时间上就有问题了。)
五、滴定实验过程!保证两次结果相差尽可能小。差距过大则需要重新滴定实验!(果然逃不掉的滴定。)
六、对于实验细节的把控。
这一套流程下来,哪怕是张尧都有点头晕。
今年的难度有点大啊!虽然心里这样想,但张尧还是很快就完善好了实验。
结果就是别人在思考,张尧就把试验方案写在了试卷上。
监考张尧的老师在张尧确定方案后问道:“考生是否确定该实验方案!”
张尧:“确定!”
他这一生确定不要紧,他这个考场的心里一片哇凉!
这是什么神仙啊!那么快。
但张尧不敢托大,所以实验残渣他都称了10。2425g,经过一顿操作最后制备出来了3。5581g样品。
和他预想的差不多,工业上的回收率也就在30%左右。不过在实验室能做到的精确度会高一点!
这个数据一出来张尧心就定了,他前面做的都没有太大问题。
后面就是取样滴定,从制得的3。5581g样品中,取出两份0。3-0。4g左右的样品,分别用滴定管滴定。
张尧滴定出的结果两组样品的纯度,分别是99。85%和99。87%。
这个数据出来后大局已定,实验误差范围允许内,而且纯度达标。(一般误差在0。05%内最佳)
张尧再把一些其他问题做完后就示意交卷。
实验已经做完了,数据也填上了,实验已经不能重复了,他就在这里干嘛!出去吧!
张尧回头一看表,已经过了两个小时了。
他这次运气不错,整个实验过程一次错误都没犯,不然任何一步出错就不是现在的时间点了。
就比如如果滴定结果不合理重复一次至少需要二十分钟左右,如果制备样品不够重来一次至少一个半小时。
实验做完后张尧出了一身的汗,这种级别化学实验他太久没做过了,原以为今年和往年一样比较简单,他就没有太深入了。如果不是前世的经验还保留了一部分,这次他得给栽个大跟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