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给咱们谋了好生路,日子过得舒坦,心头却总是平不下来,兄弟同心的日子,好像再也找不回来了。”
“为什么找不回来?是因为咱们现在离这枪炮声太远!”
其他镖头也纷纷扬扬议论着,这些人全都是退役老兵。
“咱们猛揍康熙的大军时,前面那些红衣兵,还流着鼻涕,缀着咱们讨要吃喝呢。”
“老子就是鹰扬军的,还是咏春娘娘带着鹰扬军打漳浦的时代。现在这鹰扬军,连鞑子的江南兵都啃得呲牙咧嘴,真是一代不如一代!”
“那群小王八蛋,踩在咱们的肩膀上,还这般不得力,真该回炉好好训训!”
李顺就在旁边,他是这批商货的货主之一,听镖头们说得义愤填膺,他品出了味道,对侯镖头笑道:“你们是在妒嫉吧,妒嫉那帮新兵。”
侯镖头撇嘴:“妒嫉那帮新嫩?”
接着他脸就变了,眼中还喷着火:“没错!老子就是妒嫉他们!能穿着红衣,扛着火枪,听着鼓点,迈着正步,左右被兄弟遮护着,朝敌人一步步迈进!自己怕得屎尿都要飙出来,可看到敌人那比自己还要害怕的脸面,就什么都忘了。那感觉……真是,真是太爽了!”
镖头们纷纷接口,越说越热闹。
“咱们的炮声响个不停,一**的炮风从头上掠过……”
“队长目长哨长们神气活现地挥着军刀,总是要立在队伍前方。”
“军旗在战场上从来都没伸展开过,可咱们好像总是听到它呼呼的卷扬声……”
一路说到军旗,包括李顺在内,大家都不由自主地看向身后。
龙门的大门处,火红为底,中绣金黄双身团龙的大旗在风中飘扬,出猎猎声响。
“那不是军旗声,是国旗声……”
侯镖头低声自语着。
前方行人忽然高呼:“南桥镇出现鞑子游骑!”
侯镖头再说了一句:“老子……忍不住了!”
呼啦一声,他将外面罩的棉袍一把扯开,露出一身火红,铜扣中襟,肩绣一颗铜星,正是英华陆军准士的制服。
“打鞑子去!”
侯镖头振臂一呼,镖头镖丁们转瞬之间就换上了自己一直珍藏着的陆军制服。大家相互对视,都同声大笑,竟然都将制服随身带着,看来是早就有了重装上阵的打算。
再看李顺这边,他跟他的香料公司员工换上了一身灰衣殖民地军服,李顺朝侯镖头笑笑:“我可是一直有军籍的,就在魔都督辖下。”
不管是红衣还是灰衣,不管是现役还是退役,数百人的商队摇身一变,成了一支军队,裹着一股浓浓杀气朝前方挺进。南桥镇附近的清兵哨骑急急退却,心中还在惊呼,南蛮大军向北挺进!
龙门,江南行营,韩再兴咬牙道:“议和?朝中……有奸臣!”
范晋苦笑,还好,这事是刚就任的内阁辅李朱绶先提出来的,如果是皇帝先亲口道出,还真是要大伤军心。
“奉贤拿下来,金山卫的白道隆又是骑墙货,再占了南桥镇,龙门三面也就有了遮护,任得马尔赛怎么围。”
范晋淡淡说着,韩再兴一脸苦色,要当缩头乌龟了?
“你们左师也不能老停在这里,一旦南北形势稳定,缅甸那边估计会有大战……”
范晋当然知道部下的心思,再提了这么一句,韩再兴两眼一亮,急急问:“知政,咱们左师,能不能去缅甸?”。草清
第六百一十九章 江南乱局,谁是多余的人
() <;br>; 嘉定城外,锣声响彻乡间田垄,一老一少从田地里直起身子,各有寻思。
扛着锄头上了田垄,少年人道:“爹,是官府在招乡勇吧,我想去。”
老人停步,锄头差点滑下肩头,呆了片刻,老人暴躁地道:“去干什么?送死么?你也算是读书人了,凑什么热闹?!”
少年脸上泛起红晕:“夫子说了,君臣大义是五伦之首,能守得大义,这辈子就是完人!南蛮眼见要祸乱咱们江南,为咱们大清,为万岁爷舍命,这是光宗耀祖的事。”
老人甩头道:“什么光宗耀祖!?你知道咱们祖宗的事么?”
他指向远处一片树林,“那片林子里头,有一株歪脖子树,八十年前,咱们林家村里三个秀才,全都吊死在上面,包括你的叔祖……”
少年皱眉:“真的?为什么要上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