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蒸蒸日上的前程,悍然北投,怕是再找不出十个来。
十年育树,百年育人,这人不止人才,更是人心。
接着李方膺担忧地道:“雍正在人心上如此大动干戈,这南北局势还不知要如何变化。”
李方膺只是民间身份,李肆不好跟他深谈国政,同时李方膺这话也要纠正,只是笑道:“这就是大动干戈了?热闹的还在后面。”
李方膺瞪眼,将国政乃至皇室密辛都广告天下,几乎每个学子人手一本,这还不是大动静?如此景象,当年明太祖朱元璋杀胡惟庸时,印书天下,昭告胡惟庸等反贼之罪,动静也比不上现在。
李肆像是自语地低声道:“雍正这是要跨出第二步……”
雍正登基后,前四年就忙着两件事,一是清除异己,稳固龙椅,一是收紧银根,搜刮钱粮。为此他不得不向李肆低头,保持着诸多默契。如今两件事他都办得差不多了,但他很有自知之明,英华这四年里跨出的步子更大,国力膨胀更为惊人,他即便是要守住北面,也必须要付出更大努力。
雍正要得到更多人死心塌地的拥护,要得到更多的钱粮来成军,为此他就必须获得更大的权柄。而将曾静一案与大清一国的根基联系上,就能更深层次地搅动人心。
读书人以为,出书就足以搅动人心了,可对权柄在握的人来说,这远远不够,除了杀头,还得作另一件事。
北京紫禁城养心殿,张廷yù;对雍正道:“成书仓促,不仅有诸多学思未能彻底批驳,书中还有一些细节,还容易导那些愚人思及宫闱之事。”
雍正也注意到了,书中关于他得位之事的辟谣,惹人更加生疑。此时他还没想透,就问张廷yù;有什么想法。
张廷yù;道:“就该将此书如早前宣讲《圣训》之事合在一处,派出得力学士,深入地方,细细宣讲,既能将书中未尽之理讲透,也能防止人心误入歧途。”
这办法好,雍正连连点头,他也有了想法:“书中驳斥吕留良之说,碍于主旨和篇幅,确实未能讲透。你可另寻名士,深入批驳,另成一书,跟《大义觉mí;录》一同去地方宣讲。”
张廷yù;拜道:“臣正有此意,本已寻了方苞、顾天成等名家,将吕留良余毒好好涤dà;ng一番。”
当雍正点头时,张廷yù;心中狂喜,这下好了,遗祸华夏数百年的浙党余孽,将因吕留良之说被彻底毁贬而彻底灭绝……
有张廷yù;推手,曾静吕留良案,在《大义觉mí;录》刊行天下之后,再起一bo高chá;o。
清廷从翰林院选出若干翰林,奔赴各地,掀起一bo宣讲风chá;o。这些宣讲使加上地方官,目标是将《大义觉mí;录》的内容尽可能传播给天下人,堆场次,凑人头就是功绩。
宣讲会一场数百人、数千人,在陕西甚至有两万人的宣讲大会,人人手握《大义觉mí;录》,随着主讲人声嘶力竭地呼号,如旗帜一般挥舞。在雍正四年的八月,但凡官场、读书人,乃至地方乡绅,不拿到一本《大义觉mí;录》,不参加一场宣讲会,都自觉是不忠于朝廷,不忠于皇上。1
宣讲会不止是《圣训》、《大义觉mí;录》,张廷yù;牵头,方苞、顾天成等文人动手,《驳吕留良四书讲义》一书的内容也广传天下。这本书更从学理上,彻底打倒吕留良之说,尤其是“纠正”了华夷之辩,将其导入君臣大义的“正确”道路上。
当李肆得知,四川、湖南、江西和福建等地,英华与满清jiāo界处,清兵加强了防备,对双方来往商贾开始作严苛限制时,他对内廷司谕杨适说道:“召集与江南事有关的人……”
第五百九十八章 江南攻略的真相
() 肆草堂置政厅正在召开绝密会议,,连四娘和宝音这样的随身护卫都被赶了出来,但两个姑娘很是兴奋,在云间阁里唧唧喳喳议论不停。
三娘和萧拂眉陪着已有五个月身孕的关寇正散步到云间阁,听到这两姑娘的欢笑,随口问着又有了什么大喜事。
“四哥儿要去收江南了!”
江南文祸惨烈,四娘总觉得自己有很大的责任,平日就老在念叨这事,今天李肆召集跟江南事有关的重臣,她觉得满腔仇怨即将伸张。
“枢密院之前刚从『药』局购走大宗伤『药』,还征调医学院的学生去扶南,听说是备暹罗和缅甸之战,真要马上在江南动手,医『药』可是没一点准备呢。”
萧拂眉已褪下了圣女光环,不再沾天主教之事,但依旧通过李肆安排的中介管道在推动医『药』事,战事与医『药』紧密相关,有什么大动静,她也能有所察觉。
三娘也皱眉道:“萧胜正领军在琉球行事,琉球跟日本关联很深,枢密院也作了跟日本动手的备案,神武军和龙骤军都在待命状态。缅甸和暹罗之战,不仅涉及扶南,比面云南方向也要戒备,怕张汉皖那边兵力不足,还专门调了虎贵军去云南,再算上还在吕宋驻守的羽林军,在湖南驻守的铁林军,要打江南,哪里来的兵?就靠龙骑军?”
国中大军动向都不是什么机密,只要关心军事,都能从报纸上看到大致的消息。
关冠有了身孕,往日那尖尖小下巴也堆出双层,可被她那灵动眼瞳衬着,反而更像是婴儿肥,她脆声道:“没收拾掉真正的敌人,又怎么可能去拿江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