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得来说,这篇文章可圈可点。
像是一位和蔼可亲的老者的谆谆教诲。
不停地举例子,讲道理,告诉女帝:
想做一个好皇帝就要居安思危。
不要刚继位的时候励精图治,不断努力,掌握了大权之后,就开始纵情傲物享受生活,要想想曾经的初心。
同时又把百姓比为水,君王比做舟,传神地说明了利害关系,告诉燕姣然要勤政爱民。
最后总结出治国的关键,要知人善任,选拔人才,自然就能达到“垂拱而治”的理想境界。
概括一下,潜台词就是:
您老只要别乱造宫殿,瞎鸡儿建祭坛,多整点水利工程等等的德政。
然后再选出点人才出来,有他们帮着你治国。
您爱修仙修仙,爱干嘛干嘛。
朝廷也好,大周也罢,在他们的治理下肯定是不会出乱子的。
赵日天:(拍桌生气拍桌)现在朝堂上的都是些什么玩意?辣眼睛!
本文虽然不如《治安疏》那般惊天地泣鬼神,把天下臣民振奋得迎风尿三丈,但也是难得一见的好文章了。
这人倒是也有些文采,像是个饱学之士。
只是,他真的是赵日天么?
众人的心中仍有些疑虑。
赵日天如果真的贪图名利,想要谋一个富贵的话,在第一份报纸问世,呈上《论标点符号使用疏》的时候,就应该出来了。
为何要隐姓埋名,反倒藏起来呢?
等到第二篇《治安疏》问世的时候,众人才知道,赵圣这是为了避免麻烦呐!
天子一怒,流血千里。
这般千古雄文,怕不是脑袋都要搬家了。
纵使赵日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但总归还是会想多写点谏言的。
低调有低调的好。
低调了,麻烦少了,才能静下来创作,源源不断地进谏。
这才是他们心中的一代儒骨、一代天骄赵日天!
而今日,他根本就没有半点出现的理由,他却出现了。
他为什么要出现?
他是为了什么?
这由不得众人不怀疑啊。
或许,他也是假冒的赵日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