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大揭秘郑成功 > 第447章 条顿的骄傲(第1页)

第447章 条顿的骄傲(第1页)

李悝这些话,在乌兰察布之战前,郑克均也曾经对岳飞等众文武说过。

但岳飞、项羽都是武将,他们对此理解不深。

他们并不十分清楚,郑克均为何不广征粮税,以满足六十万大军出征,以应对蒙俄联军的大军压境。

岳飞只模糊的以为,郑克均不想加重大明百姓的负担。

实际上在一个国家振兴的关键时期,突然抽出大量人力物力去打一场战争,绝不只是苦了百姓那么简单。

严重者,甚至丧失国运。

李悝是治国能臣,对于这一点的理解,要比岳飞、项羽等武将,深得多。看书喇

所以他完全赞同当初郑克均对岳飞等人说的话。

同样的,今天他也坚决反对郑克均突然开启远征。

“李大人放心,这一次,本王还是只带十万人。

并且绝不会再动用剩下的五十万军队,以将粮草消耗降至最低。”

“那也不行,殿下知道十万人远赴外东北,到底会消耗多少粮食吗?

这比六十万大军出征乌兰察布,消耗的粮食更多。”

李悝说的话,一点也不夸张。

乌兰察布距离长城并不算远,所以新北军动用民夫为前线运送粮食,有官道可行。

沿途还有驿站可以换车换马,补给草料。

出了长城后,又是一望无际的草原,后勤压力小得多。

但新北军若是远征外东北,补给线将从天津拉至雅克萨城以北,甚至是斡难海岸,动用民夫数量成指数倍增长。

加上路途艰险,罕无人烟,没有驿馆修车换马,一路上不知道需要增加多少行程。

上千里路途,人吃马喂,光是民夫消耗的粮食,就比军队消耗的还多。

最重要的是,目前的黑龙江和吉林,还未完全归于王化,还有很多东北原始部落。

这些部落都处于穷困饥饿状态,见到粮食还不红了眼?

难保不会有几个不怕死的部落,袭击大明运输队。

如此,还要对后勤路线进行保障。

参与保障的士兵,还不是得吃粮食?这又是多大的消耗?

所以历史上的远征,大部分都动摇国本。

隋炀帝远征一个高句丽,就让大隋帝国深受重创,外东北可比高句丽远得多。

李悝实在不明白,明明等一年,就可以有充足的军粮供应,郑克均为何偏偏此时要如此急切地远征。

“粮食的问题,本王自己想办法,远征外东的决定,本王绝无更改。

李悝大人,你休得多言。”

郑克均不想再和李悝纠缠下去,他心里的想法,李悝和这个时代的明朝人,永远不会懂。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