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人力终有穷尽时,对于有些事情许安也是无能为力,只能是尽可能的做到最好。
&esp;&esp;受命而正,顺应天命,顺天从正,以乐太平。
&esp;&esp;水可载舟,得民心者得天下。
&esp;&esp;时代的洪流滚滚向前,天命其实正是民意,而时代的洪流,正是民意的化身。
&esp;&esp;思想变革的问题,不是一代能够解决的事情,但是他如今已经埋下了种子。
&esp;&esp;现在的这个世界已经和原来不一样。
&esp;&esp;他已经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也让一个崭新的思想留在了这个世界之上。
&esp;&esp;大火就算是被扑灭,但是必然有火种会留存下来。
&esp;&esp;而留下的火种在未来的一天,将会在形成星星之火,再度形成燎原之势,将会改变这个天下。
&esp;&esp;一切都已经不一样了。
&esp;&esp;开国(上)
&esp;&esp;初平五年194年,一月七日。
&esp;&esp;太平道的各地报社都刊登出了一则消息,太平道的道主许安将进位称王,太平道将在中州正式开国建制。
&esp;&esp;这一次的报纸不再收取分文铜钱,还有专人在四处宣读意思,解释报告。
&esp;&esp;消息一经传出,顷刻之间便已经是传遍了四州之地。
&esp;&esp;身穿着鹰狼服的鹰狼卫缇骑,还有身穿着深蓝色制服的警察,游走在各地传道的太平道符祝将这一消息带入了各州各地的乡聚亭里。
&esp;&esp;消息一经传出,四州轰动,四州千万百姓的目光都被吸引到了中州之地。
&esp;&esp;尤其是被太平道影响了最久的并州,还有原来出身于四州一路辗转到来的四州黄巾皆是奔走相告,欣喜若狂。
&esp;&esp;他们受太平道思想的影响最大,也是如今太平道真正的基石。
&esp;&esp;四州太平道出身的人,主要分布在并州和中州两地,此前占据了关中之后,许安又迁移了一批民众进入中州。
&esp;&esp;如今长安城外有一半的人都是从并州迁移而来的太平道信众。
&esp;&esp;太平道的开国大典定期为三月三日。
&esp;&esp;“道始于一,一而不生,故分而为阴阳,阴阳合和而万物生。”
&esp;&esp;“故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esp;&esp;开国大典定于三月三日,正是取了三生万物之意。
&esp;&esp;太平道的开国大典,允许平民百姓参加观礼,在长安城留下了大量的位置以供观礼。
&esp;&esp;于是在冰天雪地的并州,无数人走上了道路,汇聚在了一起,向着西方一步一步的走去。他们都想要去见证国家的建立。
&esp;&esp;广宗、下曲阳、宛城接连到来的大败。
&esp;&esp;百万黄巾覆灭,太平道彷佛就此将一蹶不振之时,当所有人都觉得没有希望的时候。
&esp;&esp;在太行山之中,有一杆大旗却突然竖起,向着天下宣告太平道还没有灭亡!
&esp;&esp;十年的时间,横扫四州,所向披靡,重新崛起,再到如今的如日中天。
&esp;&esp;就算是危难之际,太平道也没有忘记他们这些远在东方四州的道众。
&esp;&esp;辗转千里,十数万的黄巾军护送着百万之民进入了并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