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栋打算做几道冬笋菜式,再有带一些酸笋和泡椒脆笋过去。
想到就做了,李栋回来一趟韩庄冬笋装到几笼子放后备箱,酸笋,脆笋也弄了一些。
“栋哥。”
“你们先忙,我得去一趟南京,别担心没事。”
李栋招呼一声开车走了,来去匆匆,他可不知道他这样表现搞的大家都紧张起来。
“不会有事吧?”
“应该没事。”
“好了,干活。”
韩卫国说道。“栋哥刚不都说了,没事。”
虽说嘴上这么说,可心里多多少少有些担心了,冬笋越收越多,几人都是胆战心惊了。
“听说里山竹笋厂出事了。”
路口竹编厂几个工人小声议论着。
“可不是嘛,听说外商要跑了。”
“不能吧。”
“咋不能,俺可听说了冬笋收都收不完,人家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梅小龙哼了一声。“好了,好好干活别瞎逼逼。”说完,出了厂房直奔着梅小芳办公室。
来到办公室,梅小龙把事情和梅小芳说了一下。“姐,这下那个李栋不得意了吧,这厂子要倒了,看他怎么跟里山那些人交代。”
“行了。”
“姐,要不要给路书记打个电话,报告一下这个好消息。”
梅小龙可是知道李栋拒绝路书记,只收里山公社冬笋的事的。,!
边冬笋也送过来了,不过不是太多,一千来斤。
接下来一个星期天天天都有冬笋运送过来,随着堆积越来越多冬笋,韩国富等人慌了。
“多少了,国兵?”
韩国富吧嗒旱烟,一口接着一口抽,韩国红几人同样一脸发愁吧嗒旱烟,整个屋里烟雾缭绕。
“将近十二万斤了。”
“这么多?”
韩国红一愣,这数量远远超过预期了,这才多少天,这越收越多仓库都快没地方放了,别说他们,李栋都没想到今年冬笋这么多,去年想挖冬笋都挺难的。
“今年雨水足,冬笋发的多。”
“栋子,这越收越多,咋办,要不先停一停吧。”
韩国兵忍不住说道。
“先收着,明天一早我进城一趟。”
本来李栋觉着五万块钱收一冬天都够了,现在看还真不一定够,再有一个仓库太小,再有一个李栋没考虑到冬笋保险的问题,这么多堆积一起太容易出问题。
“行,明天俺跟卫国他们说一声,让他们跟各生产队打个招呼,就说仓库不够用了,让大家慢点挖。”
“只能这样了。”
第二天韩卫国几个骑着自行车,各生产队跑了一圈。
“这啥意思?”
“不会不收了吧?”
“应该不会吧。”
大家挖冬笋,挖的正起劲,有些生产大队为了挖冬笋,天里的活都停下来,可现在竟然打招呼说仓库不够用了,让大家少点挖。
“这咋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