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三国时代1 > 第232部分(第2页)

第232部分(第2页)

荀攸放下酒杯,微微一笑,心说如今大汉王朝动荡十几年,多少世家大族都在找成事之人依附,以图从龙立功。叔父依旧还是如此执着匡扶汉室,然而人心向背。汉室已经与前朝周室一样了。

他就说道:“叔父志向可嘉,然有些事情不能强求。侄儿可以随叔父去。但到底最终如何,侄儿可不敢保证什么。”

自古打虎亲兄弟,荀彧主要在未来得到强援,而荀攸的才能不再他之下,一定会被秦峰重用。如此一来,在未来就会有帮衬之人。所以荀彧也就不再多言其他,就与荀攸秉烛夜谈,抵足而眠畅谈未来。

这时候,曹操的事情传来。荀彧吃了一惊。说道:“天助我主,此番天子一定会北上邺城,公达,明日我就引荐你到大将军帐下。”

荀攸微微一笑,心说天子北上,大将军霸业可成,正是我辈随之而起的机遇。就道:“侄儿就听叔父之言,此去全力辅佐大将军,开创一番盛世。”

“对。你我叔侄一起,辅佐主公匡扶汉室,开创一番盛世。”荀彧欣慰的说道。

荀攸只是微笑。

第二天,天刚刚亮。荀彧就带着荀攸返回大营,当得知秦峰起身后,就带荀攸来见。

荀攸字公达。颍川颍阴人。荀彧之侄,杰出战术家。被称为曹操的“谋主”,擅长灵活多变的克敌战术和军事策略。曹操迎天子入许都之后。荀攸得到荀彧的引荐,成为曹操的军师。

秦峰见荀攸来了大喜过望,心说荀彧啊荀彧,你后世为曹操举荐了多少贤才,今日终于也给我带来了一位大才。

于是,他就故意散开束发,做心急状狂奔出了大帐,就与到来的荀彧、荀攸迎面撞到了一起。

荀家叔侄大吃一惊。

秦峰马上做尴尬状,道:“闻得公达到来,心急如焚,失礼,失礼。”

荀家叔侄不疑有他,只以为是秦峰重视荀攸,这才不及打理整齐就匆忙出迎,就如同数百年前的周公“一沐三渥发”。

荀攸因此倍感欣慰,便感到终于遇到明主,此生所学不至于荒芜。于是他就拜道:“大将军。”

“主公。”荀彧拜道。

“好,好。”秦峰见效果达到,就捉着头发,说道:“你们在帐中等一下,我去去就来。”

当秦峰衣冠楚楚返回大帐,三人重新见礼。荀彧就道出来意,荀攸跟着毛遂自荐。

秦峰立刻就拜荀攸为军师,并与其他军师一样,赋予指挥兵马的权利。对一名新人信任如斯,这让荀攸感激涕零。

“公达,你对当前的时局有何看法?”秦峰经常与军师探讨天下大事,荀攸是新来的,就想听听他是否有独特的见解。

荀攸收拾一番新入秦势力的激动心情,拱手一礼道:“主公,昨日洛阳发生的事情,曹操已经没有机会迎奉天子了。主公当尽快入朝,确定天子北上的事宜。另外,有消息传来:杨奉的大军即将返回洛阳,此人素有野心,又有四万大军不可不防。可从天子处得到诏书,以调整兵马为由,并入我军之内,解除他的兵权。”

“如此一来,主公兵马更盛,就不怕宵小之辈,可平安护送天子入邺城定都。”

秦峰摸了摸胡子,道:“若是杨奉不同意调整呢?”

荀攸笑道:“主公有天子令,据大义号令天下,杨奉不从就是叛逆。兵无战心,斩其首就可收其兵。”

这就是挟天子的好处,从此之后自己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号令诸侯,谁不听话就是叛逆。师出有名,到哪里都是正义之师。秦峰不禁点头。

就在这时,典韦入内奏报:“主公,朝廷传令,说天子诏主公入朝议事。”

荀攸急忙说道:“此乃天子有了决定,主公当速去。若是曹操劝住天子,就隐隐提出昨日之事即可。”

给人下绊子这种事情,秦峰手到擒来,就此信心满满,在虎卫的拱卫下入朝面君。(未完待续……)

第四百一十章 童谣弄曹

秦峰与曹操都想挟天子以令诸侯,双方一共十万大军陈兵洛阳城外,因为彼此牵制,所以洛阳城中到时无兵。

当秦峰入朝见到汉献帝的时候,昨日割须弃袍的曹操,整了整颜面后,也硬着头皮来了。

荒芜的洛阳皇宫,四周是枯枝败草,往日雄伟的宫墙许多坍塌之处。在三九寒天中,道不尽的萧瑟破败气息,仿佛昭示着昔日同样强盛的大汉朝,如今的气数将尽。

昔日威严的皇宫大门,此刻就剩下两边的断壁,两人就在这废墟宫门外见面。

秦峰不免打趣道:“咦,孟德兄,你的胡子哪里去了?古有削发明志,难道孟德兄另辟蹊径,改为削胡子明志?”

“秦子进,你少说风凉话,昨日若不是你,我也不会丢这么大的人。”曹操黑头黑脸,因为双方是当事人,所以他也用不着遮掩,就此说道。

秦峰故作不解,道:“什么情况?孟德兄,昨夜可是我拉住了董承大人,你这才得以解脱,你不领情也就算了,还来埋怨我?”

若是就事论事,的确是秦峰拉住了董承,他才能够逃出小妾外宅的。“唔哇!”曹操闻言语塞。

“噢……。”秦峰拉着长音,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指着曹操说道:“原来昨天晚上,全城追的是孟德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