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以为靠一些恐慌性内幕消息,就能打崩股价的想法,只能出现在小白文里。
要想打压股价,只有额外的天量抛单,配合着利空消息一起使用。
顾莫杰深感一筹莫展,难以决断下一步的方略。
“还有坏消息呢,想不想听。”费莉萝等他静了一会儿,立刻又来补刀。
“说吧,一次性说完。”顾莫杰挠着头,有一种虱多不痒的错觉。
“从公司股票的成交量数据来看,从4月20号开始规模抛售,到今天为止,21个交易日里,累计成交量已经有11亿股了。”
顾莫杰一时没反应过来:“11亿股成交量?这说明啥?”
费莉萝带着一股职业的肃然,娓娓道来:“11亿股,已经占公司总股本的16。5%了——也就是说,从我们开始抛单,到今天为止。如果此前21天的买单都是一个庄家在买,那么他的增持应该已经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5%了。
而根据《证券法》,上市公司股东,如果持有公司股份达到15%,并且有继续收购流通股的行为,那么就必须到上交所公示其‘新晋大股东’的身份。
但是现在我们却没有看到任何有新大股东公示的迹象和趋势——这只能解释为,要么确实有两股势力在抢夺筹码,所以摊薄了股权;要么就是那个姜公子借了另外一个壳子,用一致行动人的办法,规避了公示。”
费莉萝话里提到的一个点,涉及到《证券法》。
中国《证券法》,是不允许“隐形大股东”这种东西的存在的。
哪怕你是散户,只要持股某家上市公司15%以上,那么就得到上交所深交所公开身份。这是为了对全体股民的知情权负责,防止某些庄家做局做得太大太黑。
“有没有可能,真是有两家势力在抢夺筹码?”有那么一瞬间,这个美好的幻想钻进了顾莫杰的脑海。
然而经过冷静的思索后,他立刻驱散了这种意…淫,甚至都不用劳驾费莉萝和古勇将为他分析了。
“不可能,如果是两家抢夺筹码的话,前期的股价走势不可能是这种样子,起码还要涨得更高,更激烈。”
那么,就只有一种解释了:那个姜公子比他一开始估计的还要专业,还要狠辣,还要敢于用手段。(未完待续。)
第122章 没用的废物
沪江,南…汇郊区,某海滨豪华府邸。
府邸的豪华程度,难以一言形容。只能说,这里的花园,还带高尔夫球场、海滨私人沙滩,以及一座游艇码头。
一个60出头、头发花白的胖子,在客厅里等候了许久,才有通传的仆人引着此间主人,出来接见他。
主人家约莫五十出头,身边还带着个年轻人,似乎是他的子侄辈。
胖子立刻满面堆笑地迎上去,口称“兄长”“贤侄”云云。
若是有钱塘人见到胖子这张脸,一定会大吃一惊:这不是钱塘“土司”汪枢机么?
快六十岁的人,喊比自己小十岁的人“干哥哥”,实在是一种比较奇葩的景象。
不过,成大事者不拘小节。纵向对比一下,历史上比这奇葩的例子多了去了。想当年石敬瑭喊耶律德光干爹的时候,不也比耶律德光老了十几岁么?
五十多岁那人似乎精神不太好,讳莫如深地和汪扯了一会儿不咸不淡的话,就回屋里去了。留下那个三十岁光景的年轻人,和汪聊聊。
年轻人一开始有些拘谨,等长辈一走,立刻换了一副轻松的表情。
“世叔,最近钱塘那边,没什么大事吧?”
汪老脸都笑出褶子来了:“姜公子说笑了。怎么会有事儿呢——上交所的事儿,您就近盯着,顾莫杰要是有小动作,还能瞒过您么?至于日常经营,一切都很正常。
我还按照您的吩咐,最近隔三岔五让市府开各种高新企业产业会议,拉着顾莫杰务必出席,看他的样子,也没工夫到处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