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中华民国,经过不断的宣传,国民都已经一起盯上了库页岛的问题,对于西北政fu的强硬姿态,全国的国民都普遍表示支持。
至于中央政fu,再一次的打了一把酱油,这个时候当酱油党是中央政fu的常例,历来对外战争,中央政fu都没什么戏码,北洋军更是连出境的机会都没有。
全国的老百姓都对西北政fu更加尊重,而中央政fu,很多时候在他们心中,也只是打酱油的。
如今的中华民国的大好局面,几乎都是西北政fu铸就的。还真没有中央政fu什么事,中央政fu也打酱油习惯了。
对于库页岛的问题,在此时中华民国可谓是上下一心。
就算是北洋军,这个时候也绝不敢出来拆台。而且段祺瑞也没打算拆台,西北政fu的对外扩张是不能挡路的。
西北政fu就像是老虎,时不时总是要吃肉的。你不让他吃外面的肉,就会来吃你的肉。
现在西北政fu又要打库页岛,这就是吃肉的时候,这个时候跳出来拆台就等于是找死。段祺瑞也不会那么没脑子,所以北洋军这个时候非常安静。
这一年的春节,在充满库页岛的字眼中流逝。
尽管对外战争即将爆发,不过全国经济却依旧是正常运转的,西北政fu也没有宣布进入战时生产状态。
战时生产状态已经有些年头没有碰上了,西北各省民众对于战时生产倒是不陌生,不过其他各省的民众则普遍没有经历过。
对付日本这个弹丸小国,自然不用进入战时生产状态。
这又不是全面战争,只有全面战争的阶段才会进入战时生产状态。所以市场还是持续的运转。
这一年的中央预算延续上一年的基调,北洋军拿到的军费多了一些,但依旧存在缺口,北洋军这个时候依旧未能解决北洋军的士兵的社会地位问题。人们一听是在北洋军里当兵,要么是一脸的淡漠,要么就是一脸的鄙视。
而北洋军内部的很多有知识、有理想的军官,这个时候也愈发对北洋军感到失望,谁不像为国家建功立业,哪个军人不向开疆扩土。在北洋军显然没这个机会,这本来没什么,偏偏有个对比的对象,和西北国防军一比,那真是拍马都赶不上的。
北洋军内部那些没什么文化和理想的军官则是得过且过,但是他们对于一支军队来说,是没有益处的。
而那些最有活力的人才,北洋军却是有点留不住了。
更要命的是,实际上此时的北洋军已经处于分裂状态了。自冯国璋狼狈离职,直系与皖系彻底离心。
而阎锡山的晋军,这个时候倒向了西北国防军。奉系张作霖和段祺瑞的皖系还算面子上过得去,但奉系在财政上是半独立的,段祺瑞实际上无法控制奉系部队。
也就是说,此时的北洋军事集团,实际上已经四分五裂了。
段祺瑞的皖系部队,规模也只有六十万左右,并且就是这六十万部队当中,都还分裂成几个派系。
对于这个严重的问题,段祺瑞伤透脑筋。
“每年我们要操心军费,却还要养着他们一群无法掌控的军队,这买卖实在不划算。”段祺瑞对徐树铮抱怨道。
徐树铮说道:“当前我们最重要的是把北洋军的指挥权都收回来,第一步就是整顿内部。取得了指挥权之后,我们应该想办法参与到对外战争中去。这样我们就有理由向国会多要军费,并且西北国防军也没有理由对我们下手。”
“这次序是不是反了?”段祺瑞迟疑的问道。
“没有。”徐树铮解释道:“现在我们就算是想要参与到对外战争去,但是西北政fu根本不支会我们,我们想参与进去也没机会。毕竟对外扩张可是实打实的利益,打下了土地,都是可以卖钱的。西北那群人有自己的财团,打仗是为财团扩张。我们也有我们的财团,他们不会让我们插手进去,毕竟没有我们北洋军西北国防军也一样能到处打。”
“所以我们要想对外扩张,就必须有足够的军力,到时候我们就可以自己对外扩张,扭转我们北洋军在国民心中的形象。就算我们打不下来,西北也得给我们擦屁股,否则中国对外扩张败了,面子上也不好看。”
“可是能打的,都被西北国防军给打了。剩下的,我们又打不过。”段祺瑞头疼的说道。
“所以我们要整合军力,让我们能打得了硬仗。日本和俄国确实不好打,但是英国人好打。缅甸和印度,都是可以扩张的方向。”徐树铮说道。
段祺瑞被吓了一跳,惊呼道:“打英国人?”
“不错,英国人离中国万里之遥,在亚洲的力量不强,我们北洋军肯定能打得过英国人。我们打英国人,政治上西北政fu得给我们顶着。”徐树铮分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