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的作战序列包括第l、5、lo、14、16、20、uo师团,以及酒井、铃木、河边、本间旅团和骑兵第一旅团,以及千田兵团,另有冀东军、满蒙军作后方维持,其可投入作战的兵力超过三十万人,且华北派遣军是日军最精锐之部队,其装备有大量战车、装甲车,可谓是当前日军派遣中国各兵团中,最精锐者!”
迎着白崇禧的疑惑,管明棠有些惨淡的笑笑,然后说道o
“也正因如此,对于我们而言,就更不可能实施战略防御,必须转入进攻,否则,多则一年,少则半月,邯彰就很有可能会陷落!目前,名义上,**65个师分散于山西、山东、河北广大区域数千公里防线,现在我军虽然占有军力,但在火力,机动力则处于绝对劣势,且由于控制区域过宽过长,导致被迫处于战略防御的地位。换句话说,等于我们抱住自己的头,把肚子,肩膀,四肢都留给日军去打,等到日军打了才挥手去挡。虽然借助地形与兵力优势,日军不见得能打疼我军,但这样总是极为不利的,尤其是,假设,在关东军察哈尔兵团向山西北部进攻时,华北派遣军调动优势兵力向山西侧翼进攻,那么,我军仅有的兵力与地形优势将完全丧失,因此……”
抬起头直视着白崇禧,管明棠语气严肃的说道。
“决不能继续这样下去,如欲避免这一切发生,我军必须效仿当年蜀国的诸葛亮,主动进攻,变被动为主动!以战略进攻迷惑日军,同时达到重创日军,进一步争取时间的目的,再则,如果第十六集团军不实施主动进攻,那么我们将被迫展开内线防御作战,这又必将影响到邯彰地区的工业生产,因此,说一千道一万,我们只能实施进攻,在日军将目标转向我方时,借助其暂时尚未形成集团优势,对其实施果断坚决的反攻,从而迫使其由战略进攻转向战略防御……”
手朝着地图的一个位置猛的一点,管明棠深吸一口气,看着王庚点点头,这是王庚的计划。
“进攻!”
眉头猛的一皱,白崇禧不无疑惑的看着管明棠,难道他就不知道,他手里拿的是什么牌,需要面对的是什么牌吗?
“你拿什么进攻,十几个师的战场协调指挥怎么解决?士兵训练不足怎么解决?你的第十六集团军编成才多长时间?预备师编成才多长时间?”
一连串的问题,从白崇禧的口中道出后,他看着管明棠语重心长的说道。
“哲勤,大本营对你的希望就是,守住邯彰,像是尖刀一样,死死的钉在这里,只要你钉在这,就是为国立下不世大功了!”
面对白崇禧的质疑,管明棠抬起头,迎着白崇禧视线说道。
“就是因为要守住这,所以,我们才需要进攻!”
(未完待续本文字由提供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创世阅读,给作品投推荐票月票。您给予的支持,是我继续创作的最大动力
第157章 寺内的决断
第157章紧锣密鼓备战忙(二)
几乎是在火车拉着汽笛驶入德县分厂的第一时间,厂区内那条长达一公里的货台上,顿时就忙活了起来,十数名在工厂附近雇佣的合同工,纷纷开始准备着将货箱吊上火车,在过去的几个月间,津浦铁路局早就习惯了同北方公司打交道,与大多数公司不同,北方公司的货物大都装在整箱内,而那箱子的尺寸又是根据蓬车的尺寸制成,一车正好可以装6个集装箱,在运到目的地后,直接由吊车吊上马车或者卡车。
初时津浦铁路局还弄不太明白,为什么北方公司会选择这种方式,不过后来津浦铁路局内的一些技术人员,还是发现了使用这种木制集装箱的好处,于是津浦铁路局尝试把货物装在同样规格的木制集装箱里,用铁路平板车或者敞车运输,到站后用起重机把箱子转移到货车上,货车再将货物运至目的地。
只不过是一场简单的试验,津浦铁路局便发现一列车货车如果采用木制集装箱运货,仅装运费便可节约几百元,而且可以使火车停站装卸货的时间,从十几个小时,缩短到一个小时,综合成本下降,远超过津浦铁路局的意料,于是这种新型运输方式迅速在津浦铁路线上得到了推广。
这种技术推广却又给北方公司带来了一些好处,比如超过100台行车起重机的定单、上万只规格集装箱拖盘定单,而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们之所以选择集装箱,却是因为集装箱安全,几乎不会有那5%左右的装卸耗损。
而有一个意料之外的好处,却只有少数人可以意识到一一在集装箱内,不开箱,你永远不知道里面装着什么。
太贵了!
看着装在几节集装箱一千箱手榴弹,随着普通货物一同装上了火车,齐致远的心里冒出这么一个念头来,手榴弹太贵,曾在太原兵工厂工作过他,知道这种手榴弹还有进一步降低成本的可能。
这些手榴弹都是援助义勇军的,如果成本太高的话,最终会拖累公司的发展,这并不是齐致远愿意看到的。
“看来,还是要想办法压缩一下成本!”
在火车离开德县分厂专线后,他便回到办公室中,拿起笔计算着生产成本。
“综合成本0。695元,其中压制壳体……”
白纸上清楚的列出了手榴弹成本,而齐致远诧异的看到,与晋造手榴弹不同,公司制造的手榴弹的成本的一半,都集中在炸药上。
“一磅炸药3。5元,一枚手榴弹60克,单是炸药就占了六成,想减少成本,就要在炸药上作文章!”
在这个念头浮现时,他的视线投向对面的那栋三层小楼,那是理化研究所,所谓的所,不过只是一栋楼房罢了,现在这几家研究所,占去了分厂不少建筑,而公司正在讨论着是应该在什么位置建几家新的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