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大火直接导致了狼头部落内部势力地重新划分,很多依附在这个部落里的小部落,氏族开始独立。
这场大火也在两个月后导致了澳洲西北部战乱。原先狼头部落里的成员,有的开始北上到海湾海浪部落生冲突,有的进入了河谷盆地与半人鼠部落生了争端,有的则往西南,进入戈壁沙漠与沙漠里的部落争地盘。
与吴朝干相比师大强这一路风平浪静,西进开始都是那个海浪部落的领地,相安无事,直到进入一片戈壁荒漠地带。这会师大强突然现自己地装备不足。在此处要找水是个问题,部队行进了一天之后。决定返回。
回到海牛群岛时,时间已经到了六月底,王陈地船队也回来了,他们早早就回来了,这会正在大本营舔伤口,两天后,吴朝干队伍也回来了。
大家聚到一起听王陈讲故事,然后又是唏嘘不已,但也开始担心了起来,眼下就要回多拉克岛了,千万可不能在海上碰到飓风。
吴朝干放的那把火也引起了众人地哄笑,笑也不敢与番人正面交手。吴朝干也不与他们争辩,任由他们说笑。
师大强现的沙漠倒是让大家意外了,东家给的地图上没有标出那边有沙漠。而且主要的问题是,东家也说澳洲有大片的沙漠,只比大明朝西北的大漠还要大,他们都没怎么到过沙漠,也不知是什么样,所以有点好奇,再三追问,师大强只能老实回答,自己了不大清清楚楚,只是看着水不够了,就回头了。师大强本人可郁闷了,开始的时候是连接的雨天,把他们折腾的整天象落汤鸡,接下来到了戈壁又是缺水,弄的他们这队人回到营地的时候最为落魄,没有哪个士兵身上有整治完整的衣服。
不过不只是他们,吴朝干出时,带走了整个船队三分之二的船和三分之一的部队,这会船已经毁了十多条了,余下的船没一条不带着伤,很多走舸小船都不见了,取后代之的是跟番人学来的独木船和木排,整个船队在海上相互联系的走舸完全被这些独木舟和木排代替,至于水船,已经完全都是在澳洲选用了木材重新打造的。
而且士兵**来的衣服在热带地区消耗的很快,虽然平时在船上都是只穿个裤头,但上了岸之后,还是要穿戴整齐,你还没那个本事能受的住热带地区的蚊虫。到了热带地区之后,在大明朝夏天只穿一季的衣服,在这里要天天穿,天又热,又要天天洗,看着这些士兵虽然有时穿的还算整洁,但衣服颜色已经褪了,有的更是衣衫褴褛。
全体人马休整了两天后,扬帆回头。与从多拉克岛出时不一样,那会船上多的是食物,这会船上多的是各种矿石、珍珠、植物和动物的样品,光袋鼠就装了上百个笼子过来。很多船的压舱石,都在鳄鱼湾和海牛湾搬下来盖房,取而代之的是各种矿石。更有几船,直接是整船的煤拉了过来,知道多拉克岛目前急用煤。士兵在这里最大的收获一是袋鼠皮制的睡袋,二是飞来飞去的回旋棒,当然还有更富贵的澳洲海域和陆地的知识和经验,这些将是他们富贵的赌客,这批士兵后来都成为了探索新大陆,开拓新领地的主要力量,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唯一不足的是,本来王动以为,此次花去一年的时候,又是有备而来,应该能把澳洲好好打探一番,但事实上他们只转半个岛,上岸也只相当于四分之一的地方,更多的地方还没有去勘察过,但就这二分之一不到的海路,四分之一的陆地,已经让他们大开眼界,这里蕴藏着巨大的财富,特别是在那个年代,除了金和银以外,铜也是用来铸钱的,也是个钱矿。
………【第五十一节 爪哇形势】………
王厉在迎来吴朝干等人的船队后不久,远在龙城的第二批人马到了,这批人马是过来接管多拉克岛的,而王厉吴朝干等人则整队回龙城,他们在那里等待东家王动到来。该章节由提供在线阅读
龙城过来的是名叫施济孙,此人乃是旧港实际的老大、大明朝旧港宣慰司使施正卿的儿子。施济孙本来一直盯着他老爹旧港老大的位置,但旧港这里的规矩前面已经说过了,这个位置传女不传男,他面临着比他更强的姐姐、实际是老二的但被称为施大娘的龙城宣慰司使丘诚夫人的竞争。开始他还有些幻想,自从他姐夫领到了大明朝皇帝的龙城宣慰司使的牌碟之后,他再也没有想法了。
施正卿自然也想给他的儿子谋个好的出路,当多拉克岛被汉人拿下之后,很多人对这个位置眼热了,当然,再眼热也没有用,大家这会都已经知道了,在西洋也好,南洋也好,真正的说上话的是王动。而王动这人向来是放权的很,因为他也不怕,这会只要军队在他手上,什么都是他的。王动也要借重西洋的汉人,而这些汉人世家里面,大多以大商人为主。象施家这种已经做了多年老大的人不多,他们家里的人自然有那套政治手段。
施济孙到多拉克岛是总理商务,但大家也都知道,这会说是总商务,只要等王动老大一到之后,可能又会多一个宣慰司使。但这个宣慰司是哪里地皇帝印章牌碟就不得而知了。与施济孙同行来的还有龙城的一个营五百人地队伍,而吴朝干也留下了沈桩,这位来自暹罗的汉人副团长以及旗下五百人的队伍。整个岛留下了一千人的士兵。
与王厉一起回的还有很多番人,他自己不用多说,阿玛的女儿收了一个,十六岁的小姑娘休依达,加上两个珍珠牡丹,这会坐享齐人之福。阿玛把他读过书的儿子拉坦派去跟着王厉到龙城走一趟,他想看看汉人地水有多深。
船队算上从龙城过来的船浩浩荡荡又有六十多艘,驶往爪哇国势力的最东南阿鲁群岛。这里自从多拉克岛突然繁荣了起来之后,成了爪哇国与多拉克岛或说是与伊利安岛打交道的前站。爪哇国远征多拉克岛失败之后,这里与多拉克岛的联系反倒更紧密了。一时间大量的爪哇国内的皇亲国戚开始往这边跑,跑的近一点的在帝汶岛落脚,而手伸的长一点地便已经开始在阿鲁群岛安营扎寨。
让王厉吃惊的是,在阿鲁群岛,他居然受到了爪哇国大王子的人的接待。看来这个大王子倒是个识事务的人,知道借用外部力量了。
王子与亲王回到满伯夷后,威信大跌,爪哇国内的保守势力开始抬头了。保守势力的要求只是守住爪哇国旧有地盘,对于东到伊利安、北到苏门达腊,或是满刺加、龙城,东到泥国、苏禄国以及占城等地的控制,他们不是很关心,要求的只是影响,而不是控制。
这无疑是个好事,而这股势力的代表就是现任国王维克拉玛法拉纳地女儿苏希达。麻拉甘亲王的势力此仗过后,退缩到了他旧有的势力范围之内,加里曼丹岛和苏拉威西岛。而大王子一直控制了东爪哇以及爪哇岛以东的几个群岛,其最前哨就是帝汶岛。
大王子派来接待王厉一行地人主要有两个任务,一是王厉和刘山定下的赎金能不能分期分批的还,二是要王厉等人帮忙他推广伊斯兰教。
钱的问题好说。但这个伊斯兰教的推广问题就有点意思了。众所周知,郑和是扶持伊斯兰教的,爪哇国国王也是在大力提倡真主信仰,但是,爪哇国东南很多地方还是原始信仰和被印度教结合了的佛教占据主导地位。
帮着大王子推广伊斯兰教名义上是与国王的国策相吻合,同样地又打击到了爪哇国内抵触伊斯兰教地势力。这股不信仰伊斯兰教的势力,右派就是麻拉甘亲王,左派是一位叫苏哈比地大臣。后这个苏哈比的大臣在帝汶岛一带有重要影响。问题是。他没有军队。这些地方的武装力量在大王子手上,这次战争的失利使得大王子在这个地方的影响力大减少。他不得不依靠外来力量来帮助他巩固以这些地方的控制力。这会大王子选择了王厉,选择了这股看似是代表大明朝的势力。
大王子这手很老辣,上合国王的意旨,又与大明朝的宗教扶持相投,同时又明摆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