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汉朝边关地图 > 第9部分(第2页)

第9部分(第2页)

穆顺的父亲穆平因为跟随张岭行猎多年,早已是疾病缠身,来到云中之后已经被张岭婉拒回家,弟妹尚小,整个八口之家就靠穆顺旬日的百钱活命。

匈奴入寇,虽未波及长城以南,但这个原因却成了奸商涨价的必然。往年在云中上麦每石只要22o钱,但自从匈奴入寇以后22o钱却连一斗都买不到了。

尽管穆顺曾经向张岭提过多次,希望张岭能念在他们穆家四代为张家效力的份上借他一些粮米,只是每次穆顺都被张岭以家无余粮为由婉言谢绝了。

直到有一日穆顺在张家小楼听到了张氏父子的对话,他才终于明白并不是张家没有余粮,而是有余粮都不会给一个毫无用处的狗。

穆顺曾经听得清清楚楚,那日穆顺又去找张岭商议借粮三石,因为家中再也赊欠不到粮食了,弟妹已经一月未曾吃饱,穆顺已经豁出去了,就算是让他当牛做马都必须要弄来粮食。

穆顺还未进小楼就听到了张氏父子的对话。

张杨:父亲大人,穆家父子四代为我张家的“牧马随从”,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为什么父亲不在此时拉他们一把呢?毕竟仓中尚有粮米万石,施舍几石并无不可啊!

张岭:杨儿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这穆家父子说的好听点是我张家的牧马随从,说的难听点就是你我的奴隶,更何况我张家的牧马随从数千人,要是都来借粮该当如何?

张杨:父亲所说也不无道理,只是这穆顺已经做了我的牧马随从三年,期间并无过错,还曾数次救孩儿于危难之中,这要眼睁睁的看着他们饿死却也是于心不忍啊!

张岭:糊涂!想我苦心教导与你多年,你竟不曾习得其中分毫,个中关系岂是你能明白的。罢了今日就讲与你听,以后这样幼稚的想法都给我抛出脑后。

穆顺的确英勇,也曾数次救你于危难之中,只是你可曾想过,当日为何他与五房交好,当初他可有想过你才是他的主人?

你我父子被贬云中,带随从有户上千,如何能够一一照应,所要照应的也只能是你我父子的亲信,留下盈余也要多多交好本地大家,只有这样你我父子才能真正在这云中扎下根来。

他日你我再回上党之时,要让你哪位大伯出城十里相迎,这才是我们要做的,为了一条养不熟的狗来质问你的父亲,这不是你要做的。

今天我就告诉你,就算穆家的人再来百次,我依然是一粒米都不会给他。

张杨:………………………

位于小楼之下的穆顺已经再也听不到他们后面的对话了,在他的脑海里反复回响着张岭的那句话:“养不熟的狗!”

直到今天穆顺才知道,在张家父子的眼中他穆顺就是一条狗,就算他救过主家的命,在主家的眼里这些都是他该做的,主人稍有不顺心那他这条狗就将面临被烹杀的命运。

年轻气盛火气暴躁的穆顺当即就冲进了小楼,在一阵追打之后,穆顺被张岭的众多护卫生擒了。

并不是穆顺有多么勇猛,只是这些护卫曾经都和穆平共事多年,都对穆顺手下留情了,不然穆顺就算是有十个脑袋也不够那几百名护卫私兵砍的。

闻讯赶到的穆平把头都磕破了,也许穆顺不知道他们的身份,但活了四十年的穆平却是十分清楚,他们全家都是张家的家奴,在大汉朝家奴是不入官方户籍的,生杀都由主家决定。

穆顺今天的行为,他们全家都可能会被主家杀了泄愤。看着凄惨无比的穆平,曾经的众多手足袍泽不忍,都一起跪下求情。

张岭见众人求情,也不好拨了众意寒了手下之心,于是决定此次放过穆顺,只是穆家再也不能待在张家了,从今天起他们再也不是张家的人。

在穆平的千恩万谢之下,张岭宣布了此事的结果。

穆顺被仗五十,全家革除张家以后再不叙用。离开这样无情无义的张家,对于穆顺来说是最好的解脱,只是他从不知道他们全家面临的是怎样的下场。

当穆顺从张家被抬出来的时候,张岭假惺惺的前来问候,他在穆顺的耳边轻声说了一段话。

听了这段话之后,穆顺吐血昏倒。只有穆顺知道张岭说了什么,“我之所以放过你全家,并不是顾念什么旧情,我就是要看着你这个小杂种是怎么被饿死的!”

之后生的事让穆顺终生难忘,米铺的掌柜第二天就堵在了家门口,他们是来要账的,穆顺曾经在米铺赊欠了五斗米,作价五百钱,限三日还清否则公堂相见。

官府的人也来了,他们要收取穆家四代所欠的各种赋税,合计九万钱。

直到这时,穆顺才知道,在大汉就算你没有土地,那一样也是要交税的,否则抗税就是抗法作乱,重者斩立决。

他们穆家原本依附在豪强张家,属于张家的家奴仆人,官府要收税是不可能的,因为自大汉建立之初就没听说过那家豪强大族为家奴交税的。

现在他们终于等来了机会,那这些敲骨食髓的官吏又如何会错过了,穆顺挣扎着从床上爬起来想要和他们理论,迎接他的却是小吏的拳打脚踢。

穆顺由家奴变成了贱民,还是那种欠了官府九万钱的“大贱民”。拒不还钱之下又有了个新称谓“刁民“。

………【第十五章英雄蒙尘(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