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对手撤走的同时,同样开始撤离,就近翻下矮丘。
他们落下矮丘后,沿着矮丘两翼,潮水般侧分,转眼翻山越脊,重新隐迹消失。
“下阶段作战,打反伏击。”庄定的声音,在吩咐汉军。
汉军不仅速度快,且充分利用地形优势。
所以当罗马人展开投矛术,并未达到预期效果。
罗马人的投矛术,本来还有第二轮。
他们手里提着一根投矛,背后还交叉背着另外两柄用来投射的细矛。
他们的投矛攻势,具备连续作战的能力,相当可怕。
第一轮投矛后,他们会立即进行第二轮,并快速前推。
当三轮投射过去,就会形成一次覆盖,给对手以重创,后续兵马趁势压上来,大胜可期。
这就是他们的闪电连投战术。
不过此时一轮投射出去,汉军集体规避。
而战场上,不知不觉间漫起了一层薄雾。
利比乌斯对汉军的来去如风,有些意外。
他再次调整战术道:“汉军速度快,我们就聚阵推进,各部合兵,列方阵前行!”
汉军的突袭,加上遭遇反击时的速度,让利比乌斯相当警觉,决定以稳破快。
“将军,翻过前方的矮丘,有一座密林,面积不小。
汉军选在这里打伏击,显然早就准备好了背靠密林,能快速抽身。
他们躲进去,想依靠密林作战。
战场上起的雾,怕也是他们先过来,进行的布置。”斥候探查汇报道。
利比乌斯:“在外围纵火烧林,看他们往哪躲!
左右两翼,各五百人成列,从两侧推进,占据高点,只要有汉军出现,立即迎敌。中军前后两列,彼此呼应前行。”
随军的部众都会携带取火之物。
古罗马人以木屑混合动物油脂,放在密封的容器里,能久燃不熄,和神州的火折子类似。
此时,战场上弥漫的雾气渐重。
大火很快燃烧起来,七月天干物燥,火势冲起的浓烟,几十里外都可看见。
而浓烟和雾气相合,战场上影影绰绰,已看不清敌我之势。
泰西封。
观战的众人,时而能见到雾气中人影交错,却是分不出敌我谁占上风。
提图斯从起初观战,被汉军伏击的震惊,到罗马部众快速摆脱汉军突袭,开始反击,再到利比乌斯看破汉军速度优于己方,让部众保持队列,以稳制快。
接连而来的变化,让提图斯对利比乌斯的临场指挥能力,相当满意:
“汉军先到战场,进行布置,打了我们一次伏击,战术用的不错。
这些年,敢伏击我罗马人的队伍已经不多。
不过当我们的部众共同进退,汉军将不会再有机会。”
霍去病瞄了眼提图斯。
敌我交战,当一方灵活利用地势,移动变化,破敌的手段会很丰富,层出不穷。
罗马人采取聚集作战的方式,看似同进同退,很稳,却忽略了环境本身的复杂性。
他们的移动速度受限,作战方式单调,将逐步落入被动挨揍的局面,注定了会一点点被蚕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