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懒散初唐全本txt > 第676部分(第2页)

第676部分(第2页)

李晋就更不用说了,这些年他一直在海上经营海军,武明空也是他的贤内助,两人生了儿女就直接送到李休这里,另外还有乐安、苏雅、宁安等人的儿女们,也全都送到李休这里学习,所以李休虽然无官一身轻,但每天要教育这帮孙子孙女们也消耗了他大量的精力。

幸好今天是旬日,家里的那帮孩子自然有平阳公主她们这些长辈看着,他也趁着这个难得的休息机会出了门,骑着马来到孙思邈的药观之中,说起来他的年纪也不小了,平时也喜欢和孙思邈交流一些养生的经验,要知道孙思邈现在已经年过百岁,但依然是精神抖擞,为此李治也拜他谏议大夫,但是孙思邈却推辞不肯受,只是让自己的一个学生进到太医院任职,算是代替自己为官。

不过当李休来到药观时,却意外的被先知孙思邈不在这里,这让李休也是一愣,因为据他所知,孙思邈现在已经很少出诊了,毕竟他年纪实在太大了,哪怕是身体依然康健,但毕竟还是不比年轻人,所以这几年也很少外出。

当下李休又询问了一下孙思邈在药观中的弟子,结果这才得知原来孙思邈竟然被请到了晋阳宫,这让李休也不由得担心起来,难道说兕子的身体又出了什么问题?

想到上面这些,李休也立刻调转马头去了晋阳宫,结果刚来到这里,却发现宫墙内外戒备森严,与往日的情形不对,这让他也立刻猜到肯定是李治也来了,不过这也让他更加担心起来,毕竟连李治都惊动了,很可能兕子的病情十分严重,只不过他奇怪的是,为什么这么重要的事情没有人通知自己?

李休要进晋阳宫自然也没有人敢拦着,当下不过当他来到前面的支霞殿时,却发现李治与孙思邈相座而谈,旁边还有兕子笑着给他们斟茶,丝毫没有一点生病的样子,这让李休也有些糊涂了。

“先生您怎么来了?”李治看到李休进来时,也不由得大为惊讶的道,只不过旁边的兕子看向李休的目光却有些复杂,甚至还有些躲躲闪闪的不敢和李休对视。

“我去找孙道长,却听说他来这里了,本来我还以为是兕子又病了,所以这才跑来探望,不过看兕子的样子,似乎并不像生病?”李休说到最后时,看向兕子的目光中也带着几分疑惑。

“先生误会了,并不是我生病,而是九哥找孙道长有些事要谈。”只见兕子这时躬身行礼道,只不过她说话时也一直低着头,眼神从来没有和李休接触过。

“没事就好!”李休听到这里也是松了口气,随后又转向李治道,“陛下找孙道长有什么事情吗?”

“这个……”只见李治迟疑了一下,随后还是开口道,“其实也没什么大事,只不过皇后一直没能为朕生下子嗣,朝中也有些风言风语,所以朕才想问一问孙道长,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让皇后怀上子嗣。”

听到李治来找孙思邈竟然是为了王皇后的事,这让李休也是心中一沉,王皇后也就是王方翼的那个堂妹,她自从嫁给李治后,倒是生了两个女儿,可是却一直没有儿子,如果这在一般人家倒也罢了,可是对于皇家来说,却是个天大的事情,甚至会让王皇后的位子不稳。

“陛下,皇后既然生育过女儿,身体自然也不会有什么问题,而且臣以前也教过陛下这方面的知识,想必你也应该明白,生男生女并不是女子能控制的。”李休当下沉声道,他记得历史上的王皇后之所以被武则天干掉,其中最大的罪名就是无子,而现在武则天变成了武明空,但王皇后依然没有子嗣,这让她的后宫之主的位子再次动摇起来。

“先生误会九哥了,其实九哥对皇嫂并没有废弃立之心,只不过朝中有些人暗中议论,这件事传到皇嫂那里,也让皇嫂十分伤心,大哥也是想让皇嫂再怀个孩子,只要能生下皇子,也就堵住了那些人的嘴。”兕子持到李休有些不高兴,当下也急忙替李治解释道。

“是啊,我也是看到皇后因为这件事而苦恼,所以才想问一问孙道长有没有什么办法,但又担心被别人知道,所以才将孙道长请到兕子这里。”李治这时也开口解释道。

听到李治并没有废弃立皇后的想法,这让李休也是松了口气,如果王皇后有什么大的过错,废掉倒也没什么,可是王皇后这些年除了没有儿子,平时也是尽心的帮助李治打理后宫,无论如何也没有废弃掉的理由,更何况废后一事牵扯甚大,很可能会引来一场巨大的政治风暴,这也是李休不愿意看到的。

“原来如此,陛下与皇后伉俪情深,倒是我误会了,还请陛下恕罪!”李休当下也立刻认错道。

“先生不必如此,说起来我也刚好有事和先生聊,不如就趁着这个机会,咱们去外面走一走吧!”李治这时却是毫不介意的站起来笑道。

“先生难得来我这里一趟,不如今天中午就在这里用饭吧,我去亲自给先生和九哥你们做几样拿手的菜!”兕子这时也笑着开口道,以前李休经常来自己这里探望,只是后来发生了一些事情,使得李休来自己这里的次数也少多了。

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晋阳宫(下)

晋阳宫也就是以前的翠微宫,自从兕子搬进这里后,对宫内并没有太大的改动,一切都保持着当初李世民在这里的模样,只不过兕子和她姑姑平阳一样,都十分的喜欢花草,所以整个晋阳宫内外都种满了各种奇花异草,可惜现在季节不对,许多花草都没有到开放的季节,否则到处都是异香扑鼻。

李休陪着李治在一条碎石路上边走边聊,主要是李治提出一些施政上的问题,来请教李休的看法,而李休也根据自己的经验做了回答,不过他也强调自己久不在朝堂,所以提出的意见只能做参考,对此李治也点头应是。

说起来自从李治登基后,各方面都依然延续着李世民定下的策略,主要是李世民给他打下的基础实在太好了,所以很多方面都没必要改变,比如对外的草原策略、辽东策略,对内的施政方针等等。

“先生,北方那边的路和城池也修的差不多了,只是愿意迁到草原上的汉人数量还是有点少,有些偏远的州竟然只有几百汉人,而且还大多都是商人,这也使得朝廷对那里的统治有些不稳,可是现在无论朝廷用什么办法,也无法吸引更多的汉人前去定居了。”李治这时提出关于北方的一个问题道。

“吞并草原的事我也一直关注着,不过这件事急不来,而且前期咱们已经做的相当不错了,草原南部设立的那些州,已经吸引了许多汉人定居,甚至有些州的人口已经达到上州的规模,比之关内的州也不差,至于那些更加偏远的州,之所以造成吸引不到人定居的问题,主要还是咱们大唐的人口还是太少,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只有等到日后人口增长上去了,才能解决这个问题。”李休对这件事也没什么好办法,只能劝说李治要耐心。

“其实咱们大唐人口的增长已经很快了,去年我命户部又统计了一下全国的人口,发现除了生育增长的人口外,还有许多隐户、流民等主动入了户籍,现在总人口已经达到八千余万,经之前隋战乱之前还要多,但我还是觉得人口太少!”李治说到最后时,也不由得叹了口气道,人口已经成为制约大唐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可是想要增加人口却不是一朝一夕能办到的。

“户部的那个人口统计我也看了,不过我倒是对大唐的人口增长十分看好,因为据统计上说,十岁以下的儿童将近有两千万,占了总人口的两成左右,这些孩子都是在大唐建立后出生的,特别是在贞观十年后,全国婴儿的生育率一直在增长之中,按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恐怕用不了多久,咱们大唐的总人口就会过亿了。”李休这时却十分乐观的道。

从李世民登基开始,直到现在李治继位,李休一直建议大唐鼓励生育,事实上这也是大唐一直在做的,比如生三个儿子就可以领取补助,甚至连税收也会有一定的减免,再加上这些年粮食的产量一直在增加,所以大唐的人口也是在以一种爆炸性的趋势增长,再加上大量的隐户、流民等计入户籍,更让大唐的人口加速增长。

据李休所知,原来历史上大唐人口达到顶峰应该是在一百多年后的天宝年间,那时也不过只有八千多万人,和去年李治统计的大唐人口相当,而且这远不是大唐的人口顶峰,随着红薯、玉米和土豆这些高产作物的推广,以及大唐领土的增加,日后大唐的总人口达到数亿也只是时间问题。

“先生说的不错,这也是我最为高兴的地方,而且我还按照现在的生育率估计了一下,最多再过十年,大唐的人口就会过亿,而且人口一旦上去了,只要不发生像隋末那样的战乱,一般就很难再降下来。”李治听到李休的话,也终于露出几分笑容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