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与孔家有联姻的几个士族,没有人愿意往前凑。
其实从另一个角度上讲,即便钱士升提前算到了也没什么用。
因为这件事的本质在于他们根本对付不了登州兵马。
所以这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个无解的难题。
这一下子打乱了钱士升的计划。
墨家一出招,他就不得不出兵了。
不过现在还没有到绝路的时候,毕竟大家都知道,以墨家的行事作风,短时间内不需要担心孔家会出什么事。
但作为儒家圣地,孔家是一定要救的。
可现在最大的问题是,真的打不过啊。
所以即便是钱士升,这次也只能硬拖下去。
眼下只有尽快推动朝廷与鞑子的议和,这件事才会变得简单。
本以为可以按部就班的开始布局了,现在这样一来,时间又开始紧迫起来。
看来有些事情得加快处理了,钱士升开始闭目沉思起来。
片刻之后,他又缓缓的睁开了眼,喃喃的道:“或许这不是一件坏事。”
于是他写了一封奏报,让人送到京城去。
这时候,曲阜被登州占了的这个消息,已经传遍了整个大明。
不管是朝堂上的士大夫还是朝堂外的读书人都开始催促山东督师钱士升和大明皇帝赶紧救援曲阜。
此时的崇祯皇帝倒没有像其他人那样急切。
只不过有时候他不着急是没有用的,有人会催着他,逼着他着急。
事情的起因就是钱士升的那一封奏疏。
9月11日,
钱士升的奏报内容被内阁的阁老们知晓之后。
纷纷表示支持,一起向崇祯皇帝进言,请求陛下派新组建的勇卫营请往山东曲阜平乱。
这就是钱士升的奸诈之处。
皇帝的亲兵出马,自然所有的责任都落到了皇家的身上。
打输了可怪不到他钱士升的头上,这样不仅可以削弱皇家兵力,而且下次皇帝再想成立什么新军,那大家都有借口来阻止。
身为儒家士大夫,他们既不喜欢武将掌兵,也不喜欢皇帝掌兵。
大明朝廷的京营不堪一用,是大家都希望看到的事情,否则也不会那么烂。
本来京营也可以由文官总督,但这次崇祯皇帝组建京营,把所有的文官都排斥在外。
其实到了这时候,皇帝与文官之间的隔阂已经越来越深了。
特别是这次组建勇卫营的时候,皇帝不缺钱,几乎可以说是武装到牙齿了。
而且这次的勇卫营和原本历史上的还不一样。
或许是王承恩跟着墨家的时间比较长,所以他在挑选兵士的时候,也是极为严格,良家子是必须的。
虽然正常来说,这也是京营的基本要求。但事实上,在正常的情况下,所谓的良家子的要求并不是那么苛刻。
而现在则是一点水分都没有。
喜欢明末狂潮:从文人不得做官开始请大家收藏:(www。cwzww。com)明末狂潮:从文人不得做官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