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明朝文官有多无耻 > 第三百三十三章 大明撤军了(第2页)

第三百三十三章 大明撤军了(第2页)

若是真到了首尾不能相顾的时候,恐怕就是登州的末日。

乍看上去,的确有些不可思议,但仔细琢磨之后也不得不承认,好像的确如对方所说的那样。

而钱士升给出的解决办法也是让人匪夷所思。

第一,和最初的做法一样,切断墨家与外界的所有往来。

这个做法还算正常,没什么可说的。

然而第二条就有些离谱了!

钱士升竟然在奏疏中说道,既然是因为登州的地方太小,那就应该让他们的地盘变大。

所以,此时登州兵进攻的几个城池,无需在意,那就任由他们将其占下。

随着他们占下的地方越来越大,到时候,不管是粮食供给,还是治理都一定会出问题。

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兵力势必不能处处把守!

一旦再起战事,必然不能首尾相顾,分而击之即可!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就是因为墨家人不伤及无辜,对百姓秋毫无犯。

若谁敢说打不过鞑子是因为对方地盘小,就会立刻成为众矢之的。

思及此处,温体仁打定主意不再掺和了。

所以最后崇祯皇帝采纳了山东督师钱士升的建议。

对登州兵马进攻占诸城等地的行为不予理会。

同时将东江镇原有的兵马,调入山东协防。

然后将唐通和曹文昭等客军撤出山东。

这样一来,就可以把多余的兵力放到清剿流寇的战场上。

等流寇一灭,再将大明的所有大军全部调集到山东,到那时登州再强也无济于事。

由于登州这个特殊的存在,如今的朝堂已经和以前大不一样。

不管是朝堂上的党争还是暗地里的利益纠葛,都要为此事让步。

这是在大明历史上从未出现的局面。

并不是两个时代的人性变了,而是因为登州墨家与儒家誓不两立。

这样鲜明的对立关系,让大明的士大夫别无选择。

其实钱士升也很清楚,他奏报里所说的事情,很多都是一厢情愿的,根本经不起仔细的推敲。

能让鞑子在朝夕之间损失6000人的登州军队,绝不是简简单单的一句因为地盘小,就能解释得了的。

这也就能忽悠一下满朝文武和崇祯皇帝。

因为鞑子的战斗过程,也只有廖福了解的最为清楚。

其他人也只知道鞑子阵亡了6000人而已。

凭着那些人对战场粗浅的了解,根本不会有什么概念。

而钱士升所要做的,就是让伐登之事一直拖下去,把这个督师位子坐稳,拖到时机成熟。

…………

对于大明朝廷的变化,萧云并不清楚。

不过,他对于山东这边的明军兵马调动,却能够了如指掌。

闰八月底的时候,负责在淄川一带盯住明军的蒋方平,就发现了大明兵马的异动。

然后就立即将消息汇报给了萧云,与此同时也紧盯明军的动向。

最后接到驻防点传过来的消息,得知明军的人马已经撤出了山东地区。

喜欢明末狂潮:从文人不得做官开始请大家收藏:(www。cwzww。com)明末狂潮:从文人不得做官开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