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定是!
果然姜还是老的辣!正所谓谋定而后动!
看来自己还是差些火候,周延儒如此想着。
接着就见到,王承恩上前将信接了过来,不动声色的查验一番。
确认没有什么危险之后,才回身恭敬的呈到皇帝的面前。
朱由检赶紧将王承恩递过来的信件接了过来,还未打开,就先急切问道:“莱州府可还在?”
莱州府在王承恩回来之前,还未陷落。
几位阁老如今也是知道的,不过谁都没有提起。
都在装聋作哑,因为谁都清楚现在朝廷已经没有可用的兵马了!
只不过皇帝的心里却惦记着。
然而,徐光启却摇摇头,叹道:“莱州府已经于九月陷落了。陛下,这莱州府的事情都在这信上了,您一看便知。”
这封信因为有了朱万年详细的分析,此时已经成为了对登州之乱描述最全面的资料。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徐光启才不可能将其藏匿。
听到徐光启如此说,朱由检也不再言语,低头仔细看了起来。
然而很快,他的脸色也变得极其不自然起来。
抬起头,有些意味不明的看了徐光启几眼。
此时,他心中可以说是五味杂陈。
虽然身为皇帝,但也是一个正常人,有着自己最朴素的认知。
特别是在这段时间,他看了很多徐光启所写的书,让他受益匪浅,同时对农事的了解也了多不少。
所以他不认为像这样一个几乎用毕生精力钻研农学的老人,会去造反。
而且现在,既然这个老人能坦荡的将这封信呈了上来,也足以说明了一切。
可只有自己一个人明白有什么用?
其他阁老呢?其他大臣呢?怎么能堵的住悠悠众口?
大明是有法度的,法度不仅保护着好人,也保护着恶人。
恶人犯法了,即便是盟友,也只会选择用各种手段帮其洗脱罪名,或者以某种将功补过的形式减轻惩罚。
但从来就没有一个人敢说,谁谁谁犯法了,没有做错。
就像当初的袁崇焕杀毛文龙的时候,也得找出足够多的理由,来维系这个规则。
而之后他被杀的时候,也是一样。
一个规则的制定,对坏人来说也是好事。
因为坏人也要保证有个规矩,让上面的人不能随意杀自己。
只有愚蠢和地位到顶了的人,才可能会肆无忌惮。